ZAKER贵阳 2021-07-12
“生态文明看贵州”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把绿色生态做成百姓的不动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11 日,"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生态文明看贵州 " 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据悉,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六盘水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乌江上游重要支流水城河的源头,是由河流、库塘、森林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2018 年 4 月,该公园入选贵州省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

当日,采访团一行站在瑶池边上,能看见碧绿清秀的湖水随风泛起层层鳞浪,一朵朵白云倒映在湖面。" 瑶池的原名叫窑上水库,属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前瑶池的水几乎都是黄的,现在一年四季都是碧绿的,像一块绿宝石。" 六盘水市林业局四级调研员李德贵介绍,很早以前,瑶池是当地市民的饮用水,其周围的山体顶部都是荒的。由于当地石漠化严重,所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周围山体上的泥土便会被带入到瑶池中,导致瑶池的水变黄,从而影响饮用水使用。

基于此,从 2000 年至今,六盘水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致力于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的面积达 3700 多亩,六盘水森林面积增至 922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62%。现在,瑶池周围山体是一副浓翠蔽日的森林模样,林间植物种类繁多,生物种类也大大增加。瑶池的水质更是得到大幅提升,已达到景观水的标准,黑天鹅、白天鹅、大雁等鸟类生物常生活于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把绿色生态做成百姓的不动产,让老百姓一起享受绿色成果。" 李德贵说。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何杉说,公园内采用跌水的形式,形成高低错落的水体,这适合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亲水植物等各类水生植物的生存,再加上水下生物、鸟类生物等,可以说公园内的水生态系统现已初步建成,这也是在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添砖加瓦。

据悉,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距六盘水市中心城区 2 公里,公园控制范围为 1200 亩,建设面积 474 亩,人工湖占 319 亩,规划区湿地类型主要是人工库塘湿地和少量永久性河流湿地。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子月 文 / 周永 图

编辑 陈问菩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