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公宣 记者 季雨)随着中、高考的结束,学生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暑假。有些人计划利用假期巩固一下学习成果,有些人则告别了校园生活准备朝 " 社会人 " 升级。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不法分子的 " 关注 " 对象。学会如何避免被骗,成了学生们课堂之外的另一门重要的 " 必修课 "。通过梳理近期发生的相关警情,南京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引以为戒,暑假期间务必修好 " 安全 " 这门课。
外国朋友邮寄英语资料 ," 热心 " 背后实为骗局
7 月 4 日晚 9 点多,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四所村派出所接到报案,报警人张女士称其 15 岁的女儿小林被人在网上骗了 3100 元。据了解,小林是某外国语学校的一名中学生,平时经常通过某聊天软件和网上的外国好友聊天,以提高英语水平。中考结束后,小林在某聊天软件上又认识了一名自称外国人的男子,因为对方全程用英文与自己交流,小林并没有怀疑其身份。聊天中,小林说起自己中考时英语考得不好,对方便热心地表示要从美国给小林邮寄英语资料,帮助她提高英语成绩,涉世不深的小林相信了。
没过多久,男子给小林发来了支付二维码和快递单号,称自己已经在邮寄资料了,让小林汇出 400 元的邮寄费用。紧接着,对方说海关检查时要拆开包裹,需要支付 700 元的 " 关税费 " 才能顺利过海关。不一会儿,对方又表示由于寄的是国际快递,需要对包裹主人的身份进行认证,让小林再交纳 2000 元保证金。小林一切照办后,对方以 " 改签费 " 为由,让小林再交纳 2000 元,并称 10 分钟之内会连同之前的 2000 元一并退还给小林。看到对方无休止地要钱,小林感觉有些不对劲,赶紧将汇款的事告诉妈妈,小林妈妈意识到孩子很有可能遭遇了网络诈骗,立刻带着小林报警求助。目前,警方已针对此案立案调查。
民警提醒,这是一起典型的国外包裹诈骗警情。骗子在网络聊天工具上通过冒充外国友人进行交友,取得受害人信任之后,便以在国外邮寄包裹给受害人或请受害人代收海外包裹,需要各项费用为由实施诈骗。此案中,骗子将目标瞄准了中学生小林,了解其存在补习英语的需求后,谎称有能帮助提高成绩的 " 英语资料 " 可以邮寄给她,从而将其引入后面一系列的 " 转账陷阱 "。
" 客服 " 提醒更改 " 学生 " 身份,一通电话骗走 18 万元
6 月 29 日下午,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高新区派出所接到报警,大学毕业生小王称自己向某 App" 客服 " 转账 18 万余元,疑似遭遇通讯网络诈骗。
经了解,当天上午,小王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某外卖 App 的 " 客服 ",告知小王其在该 App 上的个人信息被绑定了借贷平台,需要将身份信息中的 " 学生 " 更改为 " 社会人员 ",如不及时变更将影响个人征信。
听到这些,小王有些担心,随即询问对方要怎么解决。小王根据 " 客服 " 提示,重新下载了另一款 App,并添加了一名 " 信息更改专员 " 为好友,由 " 专员 " 一对一指导其完成信息修改。" 专员 " 表示,需要小王从各借贷平台借款,提高征信,再将借款转至所谓银监会的 " 安全账号 " 内,并称 24 小时后,银监会会将钱款原路径退回。
小王将自己的 16 万存款和网贷借来的 2.3 万元都转至对方账号后," 专员 " 告诉小王,当前转账金额未达系统预设金额,仍无法更改个人信息,还需要继续添加。在小王表示自己没有其他存款后,没想到 " 专员 " 又进一步让其向家人和朋友借款。这时候小王察觉出了不妥,于是立即报警求助。
民警支招,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凡是接到 " 客服 " 来电,要帮你在 App 上更改个人信息、销户、借款、转账的,务必提高警惕,冷静沉着,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官方渠道核实,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陌生人帮忙 " 代考 " 自称 " 包过 ",空头支票无处兑现
现如今," 工作党 " 也想着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学会分辨成了很重要的一课。6 月 28 日下午,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梅园新村派出所接到市民何先生报案,称被人以 " 自考本科包过 " 的名义骗了 26 万余元。
接报后,民警仔细询问了解到:何先生一直在业余时间准备近期的自考本科考试。一个星期前,他在家中收到一封陌生 ID 的电子邮件,邮件开头便准确地写出了其姓名、身份证号及报考信息。除此之外,该邮件还声称可以提供 2021 年 " 江苏自考 " 的学习资料。何先生随即添加了对方 " 客服 " 好友,该客服自称招考工作的内部人员,有 " 包过 " 的内部材料,何先生便以 2000 元的价格预定了对方 4 门课程的学习资料,并预付定金 600 元,双方约定,待何先生考试结束再支付剩余 1400 元的尾款。
6 月 26 日下午," 客服 " 向何先生提供了一个人的联系方式,称是考试资料的 " 派送员 "。一天后,该 " 派送员 " 给何先生打来电话,暗示可以通过 " 代考 " 的方式帮助何先生通过自考本科考试。何先生同意后,该 " 派送员 " 向何先生收取了 4800 元的保证金,此后又以不同机构的 " 保证金 "" 电脑押金 " 等为由多次要求何先生转账,并承诺考试结束后会退还大部分。就这样,何先生分 11 次向对方转账了 26 万余元。
6 月 28 日上午,何先生与朋友谈及此事,经对方提醒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诈骗,急忙来到派出所报案。民警获悉后,立即通过 "96110" 反通讯网络诈骗专用号码进行紧急止付,同时对何先生的转账记录开展调查,确定何先生遇到了骗子。目前,本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民警表示," 内部资料 "" 考试包过 " 这样的字眼对于正在准备复习的考生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备考的焦虑和压力更容易让其心态动摇,从而被对方骗取信任。信任产生后,对方所谓的 " 学习资料 "" 保证金 "" 电脑押金 " 等则不过都是欺骗受害人转账的噱头,实际上骗子并没有所谓的内部资料、代考员也只是不法分子的伪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