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贵定云雾地界后,沿着云羊公路前行,宽阔的大坝进入视线。
蓝天白云下,蜿蜒的河流穿越田野,清澈的河水将两岸的作物滋润得肥壮翠绿。田野上,阡陌纵横,田块错落,蛙鸣四起。远处的村庄,给田园美景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豇豆丰收
江比村位于大坝中央,水源好,土地肥沃,种植条件优越。
穿过村庄,绕过河流,进入一片豇豆基地。一群妇女从茂密的田块里钻出来,手腕上抱着细长的豇豆。路边,新鲜的豇豆已经堆成了小山包,几名妇女正在分拣、打包,一辆中型货车早就等在一旁。
" 今天采摘工有 86 个,管理工 10 多个,都在田里。" 一位又黑又壮的汉子介绍说,40 多个固定工按计件算工钱,采一斤两毛五。40 个临工按天算,每天 80 元,管理工每天 120 元。
汉子是江比村的村支书唐宜勇,也是这片基地的老板。
3 年前,县里找到唐宜勇,希望他在农村产业革命中带领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就这样,唐宜勇成立了宏亚盛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村里流转 1876 亩土地种植蔬菜。
" 豇豆卖到哪里?"
新采摘的豇豆分拣打包
" 贵阳一家专门做酸豇豆的加工企业,和公司签的价格是每公斤 2.6 元。现在市场价每公斤 3.4 元,但是再高我们也不卖,要讲诚信嘛。" 唐宜勇说,从办基地开始,都是订单生产,销售没有压力,300 亩豇豆每天产量有 1 万公斤,每天进账 2.6 万元。
" 去年蔬菜受水灾,亏了 200 万呢,今年丰收了,现在上市的有辣椒、豇豆和茄子,收完这一季马上种黄瓜、四季豆和棒豆。" 唐宜勇说,1876 亩中,种有 500 亩吊瓜,是和浙江一家企业签的订单,瓜子每公斤 50 元,亩产值 8000 元。其余的 1376 亩全部种蔬菜,每亩纯利保守算 4000 元,预计蔬菜收入 550 万元,加上吊瓜收入,总收入可达到 700 多万。
美丽富饶的江比村
在唐宜勇的带动下,村民们也开始种植新品种,学习种植新技术,唐宜勇从品种选择、生产管理、市场销售上给村民们指导和服务。" 五六个村有六七十户跟着我种蔬菜,面积有 100 多亩。市场价格不好的时候,就跟着我的订单走销售,市场价格好的时候就随行就市。"
江比村村民马德权就是唐宜勇的铁杆粉丝。去年种 3 亩蔬菜,尝到甜头后,今年种了 12 亩,唐宜勇种什么他就种什么,唐宜勇怎么教他就怎么种。" 他们一家 4 口人,不用请工人,生产成本低。这几天豇豆市场价格好,我给他找了收购的老板,每公斤 3.4 元,加上辣椒和茄子收入,现在有五六万元进账了,年收入预计有 10 多万元。"
" 兄弟,我的是订单生产,没办法卖给你,但是我们村民种有,品种一样,品质绝对保证,你放心,对对对,确定了我就组织村民采摘。" 采访多次被这样的电话打断 ……
来源 黔南日报
编辑 周欢 / 统筹 张仁东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