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欧犯罪题材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除了大热的《雪人》和《龙纹身的女孩》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丹麦著名编剧索伦 · 斯外斯特普的电视剧作品《谋杀》。该剧一经播出便获得极高评价,英国 BBC、美国 AMC 迅速抢下改编权,翻拍后的电视剧同样大获成功,销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几年来,索伦创作的影视剧作品广受好评,如电影《总有一天》、曾获国际艾美奖最佳剧集的《尼古拉和朱丽》、获英国电视学院奖最佳国际剧集的《谋杀》等。索伦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着不错的口碑,《谋杀》的丹麦版和美国版全部七季在豆瓣的平均分高达 8.6 分,《总有一天》也有着 8.7 分的佳绩。同时,他也是尤 · 奈斯博的同名小说《雪人》的编剧。
他一直想写一部伟大的丹麦小说,《寒栗》便是他的小说处女作。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在孩子的幼儿园里听到的一首儿歌:" 苹果人,进来吧。" 在每个副歌部分,你可以替换成不同的水果。有一天,他听到孩子们在唱:" 栗子人,进来吧。" 他觉得听起来很吓人,便决定写一本书来挑战一下自己。
在创作《寒栗》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索伦在写到一半时突然精神崩溃,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他只能接受治疗。这一切与他的原生家庭脱离不了干系,他在十三岁得知自己和兄弟姐妹是在出生时被领养的,他不断地努力,一心想通过追求成功和满足别人的期望来实现他的自我价值。精神崩溃确实改变了他的生活,也令他明白再大的成功并不能弥补他内心的空洞。值得庆幸的是,最终他成功再次回到创作之中。
在许多人眼里,北欧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优美的自然风光,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住在哥本哈根的中产阶级,邻居们会互相说 " 早上好 ",花园里的草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司机的车速不超过每小时三十公里,即使在下雨的时候,孩子们也可以安全地骑自行车等等。总而言之,那里似乎与 " 犯罪 "" 恐怖 "" 谋杀 " 这样的标签毫不相干。不过,几年前,报纸曾报道过有些领养的孩子多年来一直受到养父母的可怕对待。更可怕的是,并没有人响应和保护他们。当事件曝光后,无论是监护人还是负责的社工都在想尽办法去掩盖。索伦也是一个被领养的孩子,当他得知这些事情时感到非常心碎,这便也影响了他的创作。
《寒栗》虽然是幻想中的产物,但它所反映的问题却是真实的。一本小说的优秀之处,不仅在于故事情节的精彩,更是要联系社会实际,揭露某种不合理的社会问题,推动时代的发展。
《寒栗》毋庸置疑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延续了作者在剧本创作中所展现的细腻和深度,故事情节融合了复仇、连环杀人、社会福祉、儿童虐待等多种社会元素,布局精巧、节奏紧凑,语言表述极具电影画面感,令人不寒而栗。此外,本书还被翻译成 28 种语言,版权销售至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本书改编的剧作也将于今年秋季在全球最大流媒体播放平台 Netflix 上首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