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获悉,进一步优化调整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广州交警前期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收集社情民意,参考国内其他城市的管理经验,与相关职能部门反复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实际,提出 " 中心区严管严控,外围区规范管理 " 思路,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优化调整限行范围,形成了《关于调整电动自行车和其他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通行范围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下称《通行通告》)以及《关于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下称《登记通告》)。
《通行通告》指出未在本市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外)两种车辆全天禁止上道路行驶。本市电动自行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登记通告》指出,上道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标准(以下简称 " 新国标 ")、获得 CCC 认证,并经登记取得号牌和行驶证。广州市户籍居民凭个人有效身份证,外地户籍居民凭个人有效身份证及居住证,可申请登记一辆电动自行车。
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的,应当交验电动自行车,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车辆来历证明、合格证明或进口凭证。同时,根据广东省非机动车牌证费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办理登记的电动自行车每辆收取牌证费 30 元 / 套。
为进一步听取广大市民对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调整的意见建议,《通行通告》《登记通告》自 7 月 13 日起至 7 月 22 日止,在广州市公安局门户网站(http://gaj.gz.gov.cn/)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市民可通过以下途径反馈(信函:广州市天河区华观路 1726 号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 " 公众意见征集组 " 收;电子邮件:gzgajj@163.com)。" 广州交警 "" 平安广州 " 微信公众号将适时通报并解读相关措施。广州交警在此诚挚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交警关于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优化调整的权威解读
一、为什么要对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进行优化调整?
答:一直以来,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跟踪、评估我市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实施成效,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 " 以民为本、实事求是、疏堵结合 " 的思路,开展政策优化研究,酝酿推出调整方案。此次对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进行优化调整,主要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文件。2019 年 4 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国家、省层面近年来多次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各地要建立完善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制度。
二是适应广州交通新形势。近两年,随着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以及疫情期间特定交通环境的影响,电动自行车数量增幅明显,电动自行车乱穿插、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日渐凸显。同时,叠加非机动车道缺失等情况,我市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呈高发态势。
三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近年来,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不断收集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的意见建议,社会各界对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此次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优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此次政策优化调整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对全市符合条件的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管理。
二是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从全市行政区域调整为中心区部分区域。
三是经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约通行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可在限行区域内通行。
三、此次调整的电动自行车通行范围是如何划定的?
答:此次将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从全市行政区域调整为中心区部分区域,主要是考虑交通运行状况、非机动车道设置情况、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及各类交通通行需求等方面因素。划定的限行区域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交通运行承担的压力较大。限行区域内工作日晚高峰拥堵指数 1.63,较中心区非限行区域高 12.4%。
二是非机动车道缺失问题较为突出。限行区域内仅 20% 道路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其中仅 2% 道路建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 硬隔离 " 设施。
三是公交线网覆盖率较高。限行区域内轨道交通 800 米覆盖率已达到 74.5%,中心区非限行区域仅为 30.2%。同时,限行区域内有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便民小公交等多种公共交通,可以基本满足市民日常的出行需求。
四是电动自行车交通出行分担率较小。据居民出行抽样调查,限行范围内工作日晚高峰电动自行车出行分担率为 3.9%,中心区非限行区域为 10.1%。
四、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优化调整后,网约配送车辆如何管理?
答:政策优化调整后,广州市将对网约配送车辆、驾驶人、号牌、所属企业等资料进行信息化登记。经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约通行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可在限行区域内通行。预约通行具体措施另行公布。
五、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优化调整后,限行范围内存量电动自行车如何考虑?
答:政策优化调整后,广州市将对限行范围内存量电动自行车采取过渡性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另行公布)。比如,可考虑设置过渡期,过渡期内,电动自行车可在 " 除主干道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严管路段以外的路段 " 临时通行。
六、电动自行车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办理车辆登记上牌?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广州市户籍居民凭个人有效身份证,外地户籍居民凭个人有效身份证及居住证,可申请登记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广州市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标准、获得 CCC 认证。为方便市民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业务,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 " 线上 + 线下 + 带牌销售 " 三种途径办理。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时,市民可以通过线上小程序提交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车辆来历证明、合格证明或进口凭证,填写车辆信息进行预登记。其后,到线下服务网点交验电动自行车并安装号牌,按照物价部门收费标准缴纳牌证费,即完成电动自行车登记。同时,可以在 " 带牌销售 " 网点,直接购买已预登记并安装号牌的电动自行车。车主可以选择邮寄或在线下服务网点自取的方式,获得车辆行驶证。
采写:新快报记者麦婉诗 通讯员交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