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梅沙巨变,携手踏浪前行。40 年来,位于深圳东部的盐田梅沙城区面貌日新月异,背后挥洒着无数建设者的青春和热血。他们以榜样的力量,奏响 " 春天的故事 "。重温往昔的峥嵘岁月,聚焦首批建设者的拓荒故事,传承昂扬奋进、坚韧拓荒的拓荒牛精神。欢迎收听由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党工委主办,深圳晚报社承办的特别栏目 ——《奋进中的梅沙 —— 我是见证者》第四期《优秀退伍军人袁天送:不忘军人本色 传承红色基因》
此期分享的是优秀退伍军人袁天送,让我们一起听他细述峥嵘岁月里传承的红色记忆。(扫描海报二维码可以直接收听音频)
主播导语:
他叫袁天送,出生于 1949 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盐田梅沙人。" 生逢盛世,理应不负盛世。" 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同年的袁天送,自小就感受着新中国成立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对祖国和家乡有所贡献。" 这一信念也深深根植在他的内心。经过层层选拔,袁天送如愿入伍,成为一名陆军士兵。
斗骄阳、战飞雪,三伏暑天、寒冬腊月,在部队的生活尽管辛苦,但也磨练了袁天送的意志,他先后获得个人嘉奖 7 次,荣获集体三等功 2 次,并在全团投弹比赛中打破全团记录。也正是这 3 年的部队服役生活,对他和家人的一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 优秀退伍军人 ",听他细述峥嵘岁月里传承的红色记忆。
口述:
大家好,我是袁天送。很荣幸受到梅沙街道党工委的邀请,讲述我的故事。我是梅沙土生土长的客家人,自我出生起我就感受着祖国的蒸蒸日上,年少的我满腔热血,一心想报效祖国。怀着参军报国的赤子丹心,我被分配到湖北宜昌成为一名陆军士兵,在军队服役的生涯使我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纵使时光飞逝,这段经历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虽然我参军只有三年,但足以影响我的一生。退伍之后,我被调遣到家乡梅沙派出所负责片区治安、边境巡检等工作。而参军的经历使我铭记 " 不忘军人本色,牢记党员使命 ",在工作上,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从不马虎拖延,希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责任。后来,在一次出海捕鱼中,我因为操作不当不慎导致右手残疾,凭着不服输的劲,还有在部队培养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我一直怀揣着希望走好我的每一步人生路。
改革开放后,我也尝试过许多工作,开过小便利店、建过房子、帮别人打过工 ...... 不管做什么工作,我都始终坚持着共产党员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希望可以不断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我心中,党的正确领导也对我起着深远影响,当初在给儿子们起名时,我还特意将他们起名为袁念东、袁念恩、袁念平,来表达对党和领袖们的热爱及感恩之情,同时希望红色基因在家族中不断传承。平日里,我还积极鼓励我的三个儿子,从他们幼时就经常给他们讲部队故事、革命传统,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成功入伍,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做到 " 千锤百炼成钢,意志不倒如山 "。后来,兄弟三人不负众望,在成年后相继参军,大儿子袁念东于 1995 年入伍在广西贵港市成为一名通讯兵,随后,二儿子袁念恩接过大哥手中的钢枪,于 1999 年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湖北黄冈市成为了一名武警,2003 年退伍后,袁念平又在 2004 年入伍被分配到北京海师教导大队当训练班长,而且兄弟三人都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们家也实现了参军入伍的完美接力,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和盐田梅沙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结尾:见圳梅沙巨变,携手踏浪前行。本期《奋进中的梅沙—— 我是见证者》节目就到这里,期待再会。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实习生 吴依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