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7-14
深晚报道 | 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王绿化: 带领“国家队”扎根深圳 解决百姓“看大病”跑北上广的难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他是我国放射治疗行业的领军者,临床与科研两手抓,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出中国声音;他年近半百,扎根深圳,四年打造一所知名肿瘤专科医院;他大力推进京深两地党建接轨,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建活力 …… 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绿化。近日,他又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

扎根深圳,打造全国知名肿瘤专科医院

2017 年,为补齐深圳肿瘤防治短板,深圳市委市政府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建设深圳医院,时任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的王绿化被任命为院长。他和专家团队毅然告别北京和家人,扎根深圳。

医院建设初期面临着基础设施缺乏、生活条件简陋、人才紧缺等困难和挑战,王绿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病理科没有上下水、没有排风,推床进不了手术室 …… 他变身 " 装修包工头 ",申请病理科改造、调整手术室结构,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初期设备没到位,患者寥寥,有些专家产生了小情绪,王绿化又变身 " 鸡汤王 ",不断给专家打气鼓劲。

作为医院党委副书记,王绿化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带头讲政治、讲学习,为全院党员讲授党课,大力推进京深两地党建接轨,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建活力。

短短四年时间,医院已从患者门可罗雀发展到住院病区 24 个、科室 26 个,开放床位 990 张,病床使用率超过 85%,三、四级手术占比 70%,疑难危重病例占比 95%,彻底改变了深圳市民 " 得了肿瘤大病跑北上广 " 的求医路径,就诊患者涵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开业第二年即获得复旦 2018 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区医院肿瘤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创下 " 最年轻 " 上榜医院记录。

医者初心,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好声音

王绿化选择学医,是因为 " 当时的医学比较落后,希望能通过正规的医学教育,改变医疗现状。" 为了这个目标,他四十年如一日,钻研医术,治病救人。他常说,医者要有 " 四好 " ——心好、医术好、科研好、沟通好。

他有一位打了 7 年交道的患者。患者的家人很急躁,对治疗方案有很多想法。王绿化从病人角度出发,耐心解释,说服患者和家属接受他的方案。7 年来,患者的恢复状况很理想。有时来院复查挂不上王绿化的号,他也会抽时间为患者检查,让患者安心。在王绿化的患者中,有十几年交情的患者不胜枚举。

" 现在,肿瘤治疗的新药和新技术越来越多,治疗效果越来越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老患者、老朋友,这是最欣慰的事。" 王绿化说。

作为放疗学科带头人,他坚持工作在医疗和科研一线。66 岁的广州人老赵患上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晚期,病变位置特殊,且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多方打听到鳞状细胞癌放疗领域全国最顶尖的王绿化团队后赴深求医。王绿化亲自主持了老赵的 MDT(多学科诊疗)讨论,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了同步放化疗加最新的免疫治疗三强联合治疗模式。这个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先例的治疗模式使老赵的病灶明显缩小。

为在市民中普及癌症防控早诊早治理念,王绿化还带头录制科普视频。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王绿化与王洁教授的线上义诊活动达到 195.66 万人次观看。在他的带动下,专家主动投身科普意识普遍增强。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放疗专家,由王绿化带领的团队已发表研究论文 140 余篇,在国际顶级学术舞台上频频发出中国声音,得到了国内外肿瘤界同行的认可和国家的鼓励。他表示,随着中国医学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好声音在国际上发声。"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贡献,这是我们一代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王绿化说。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