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邱骅悦 / 文 马晶晶 顾闻 / 摄)在航班降落后,机务人员对飞机进行的维护、检查等工作被称为 " 热备份 "。7 月 14 日,南京再次发布橙色高温预警,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高达 37 ℃的高温也使得东航机务人员的 " 热备份 " 工作 " 热上加热 ",饱受 " 烤 " 验。但东航机务们顶着炎炎烈日、迎着滚烫的航空机械,依旧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排除飞机故障,保障航班运行。他们战高温、保安全、稳生产,是捍卫暑运航班安全的 " 最强守护神 "。
213 号廊桥,温度 58 ℃
7 月 14 日 13 点 55 分,南京禄口机场 T2 航站楼 213 号廊桥,机场工作人员手持的测温枪显示,这里的地表温度已高达 58 ℃。
213 号廊桥边,身穿黑色制服、手持指挥棒的东航江苏公司飞机维修部航线一车间维修人员葛明川,笔直地站立在烈日下。在他的面前,刚刚降落的 MU2806 航班正在沿着跑道滑行。眼见航班接近,葛明川挥动指挥棒,在他一系列的指挥动作引导下,MU2806 航班稳稳地停在了廊桥边。
随着暑期的到来,在炎炎的夏日里,东航江苏公司迎来了 " 暑运旺季 "。从 7 月开始,东航江苏公司平均每天都要在禄口机场迎来 160 余架次航班。每架飞机降落后,都要接受由 " 放行团队 " 进行的全方位检查。这是一个通常由两名维修人员、一名放行人员组成的团队。放行团队的检查、维护结束后,飞机才能重返蓝天继续翱翔。葛明川就是放行团队的一员。
14 日当天,包括葛明川在内,东航江苏公司飞机维修部航线一车间共有 50 多名机务人员在岗,全天保障 100 多航班架次。其中,近 50% 的航班都集中在 12 点到 15 点半这段一天中最炎热的时间降落。
烈日下,短短十几分钟的 " 泊机 " 程序完成后,葛明川的黑色制服已被阳光晒得滚烫,而对他来说,自己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高温下的 " 热备份 ",汗水结出 " 盐霜 "
在航空术语中,葛明川所做的工作被称为 " 热备份(hot standby)",每架飞机落地前 15 分钟,他所在的放行团队就要赶至廊桥处,引导 " 泊机 " 只是工作的开始,紧随其后的是对飞机的 " 全身检查 "。
烈日 " 火力十足 ",飞机的各个部件也散发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高温。测温枪显示,刚刚降落的飞机后胎刹车毂温度高达 200 ℃,发动机后方更是高达 276 ℃,就连机舱腹部的空调出风口处的温度也高达 150 ℃。
" 我们的工作和汽车驾驶员在开车前‘绕车一周’很像,但我们做得更加细致。" 葛明川拿着手电筒,穿梭在这些滚烫的机械部件间。机身外表、起落架、发动机、客货舱设备、驾驶舱 …… 他都要一一对照清单,详细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正常、是否有石子等外来物。机身上任何一个凹痕都不能放过,一旦发现要立刻上报,继而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
为了防止静电,维修人员所穿的黑色制服均由纯棉制成,在高温的炙烤下,没过几分钟葛明川的制服就已经完全湿透。而一趟检查至少要进行 40 分钟,直到航班起飞前,他都要在飞机旁维持 " 热备份 " 状态,时刻注意飞机的状况,直至其安全起飞。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汗水在黑色制服上凝结出一层白花花的 " 盐霜 "。虽然工作辛苦,但葛明川表示,保障航班安全更加重要,越是极端天气,检查越是要事无巨细。
" 航班来的时候,我们的放行团队都是最早来,最晚走。" 东航江苏公司飞机维修部航线一车间党支部书记陈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为了保障乘客安全,让每一架航班都能平安翱翔在蓝天,东航机务自愿化身为捍卫暑运航班安全的 " 最强守护神 ",战高温、保安全、稳生产,绝不让航班带着任何隐患上天。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