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个社区建立 62 个核酸检测点,2500 多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完成 48 万群众核酸检测重任,南湾街道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抗疫最前沿熠熠闪光。
6 个 " 红色 100" 活动,10 个重点项目,十大 " 拼搏 " 主题活动,南湾街道深入挖掘辖区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在辖区掀起了学习党史故事、先进榜样新高潮。
以 " 南湾街道共建共治共享 " 小程序作为互联网创新载体,推出 " ‘南’事找我办 " 办实事平台,以 " 群众提、干部找、书记推 " 三种渠道切实解决辖区民生问题、社情民意等居民关注事项,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
今年以来,南湾街道发挥党建政治优势,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进一步做实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等工作,以党建 " 绣花针 ",穿起基层治理 " 千条线 ",实现党建与治理、发展、民生等工作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实际成效庆祝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凝聚力量
2500多名党员干部筑牢战疫堡垒
医护人员走村入户服务行动不便的群众、辖区热心企业送来清凉物资、社区工作人员暴雨中撑起快要掀翻的帐篷、孩子向医护人员敬礼致谢、连续工作 13 个小时的社康护士劳累晕倒,醒来后第一时间牵挂的还是检测工作 …… 这些都是发生在南湾街道核酸检测现场的感人细节。
连日来,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南湾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街道领导靠前指挥,统筹部署,在 14 个社区建立 62 个核酸检测点,调配 2500 多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举全街道之力打响核酸检测之战,为辖区居民群众筑起最强防线。
在街道各个核酸检测点,全体党员干部顶着烈日和暴雨连续作战,开展物资分发、信息采集、分流引导、维持秩序、政策宣传等防控工作。现场各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各个环节衔接顺畅、措施到位。
为全力做到 " 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街道及时组建一支 400 多人的信息员队伍,全员开机待命、及时回复,最大程度地加快核酸检测信息的录入效率。一线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挨个打电话、挨个微信群发信息,以 " 线上 + 线下 " 的方式全覆盖动员辖区居民进行检测。
为缩短居民核酸检测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社区各个采样点不断完善各项细节:设置等候区、缓冲区、信息核实区、采样区等区域;安排工作人员提前引导居民扫码填报信息;制作发放检测流程指引表;开通老人、小孩、孕妇、残障人士检测绿色通道,专人协助扫码登记信息;及时做好劝离解释防止人群聚集 …… 经过工作人员的严守岗位、高度协同与居民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南湾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已完成 48 万人的核酸检测。
学史力行
十大 " 拼搏 " 主题活动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3 月 31 日," 百名书记讲百堂党课 " 正式开讲。南湾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渊带头,以 " 红船精神到延安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走向成熟的伟大转折 " 为主题,为街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专题党课。
4 月 15 日,在 14 个社区陆续开展 " 学党史,听国学 " 百场国学讲堂活动。活动第一讲还邀请了陈京宇教授进行授课。陈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思想发展史简述》为题,讲述党的文化自信思想发展历程,为居民群众上了一节内容丰富的课程。
4 月 18 日,启动百场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分赴各社区开展安全宣传活动、骑乘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普及行动、交通劝导行动及全民清洁活动。
5 月 14 日,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暨学习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湾街道以 " 四史 " 学习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 " 学史力行 · 十大‘拼搏’主题活动 ",推出 " 红船精神 "" 交通安全你我同行 " 等特色党课,全面铺开 " 百名书记讲百名党课 "" 光影流年 · 百场红色电影展 " 活动,创新举办 "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 党史知识竞赛," 初心照前路 " 主题党日座谈会、" 基层治理大家谈 "" 小小讲解员 " 等,通过一系列党性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街道党员树立拼搏进取精神,积极投身南湾建设发展的大热潮。
知行合一
" ‘南’事找我办 " 打通为民办实事 " 最后一米 "
日前,一位来自丹竹头社区的黄阿姨向 " ‘南’事找我办 " 办实事平台发来了感谢信:" 通过平台反映乱摆卖炒米粉噪音扰民的问题已得到解决,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今年 4 月,南湾街道以 " 南湾街道共建共治共享 " 小程序作为互联网创新载体,推出 " ‘南’事找我办 " 办实事平台,以 " 群众提、干部找、书记推 " 三种渠道切实解决辖区民生问题、社情民意等居民关注事项。同时,各部门各社区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等 " 线上 + 线下 " 多种渠道宣传 " ‘南’事找我办 " 栏目,提升市民知晓率,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反映民生问题和社情民意。
解决井盖松动、修复路面、整治电单车乱停放 …… 民生无小事,件件有回应。该平台推出以来,辖区居民热情高涨,发挥 " 主人翁 " 意识。截至 6 月 21 日,共收集到的社情民意涉及安全生产、文明素养、公共配套设施、党群共建共治等各领域 323 件,基本实现即来即办,动态清零。
据了解," ‘南’事找我办 " 是该街道 " 一街道一品牌 " 特色重点项目,也是推动全街道党员干部学史力行办实事开新局,全面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该项目采取 " 积极提、认真办、重落实、有回音 ",各职能部门层层协调推动,各部门、各社区 " 一把手 " 亲自抓,指定专人负责跟进、处理、反馈。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工作成效长期滞后的现象,将会督查通报。" ‘南’事找我办 " 栏目为辖区居民提供了 " 指尖上的服务 ",为群众解决好 " 最后一米 " 的实事需求。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