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7-16
深晚报道|“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品新书发布暨研讨会”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1 年 7 月 9 日,由接力出版社,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组委会、评委会主办的 " 短中篇儿童小说的艺术特质——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品新书发布暨研讨会 " 在江苏盐城 " 草房子乐园 " 举办。儿童文学作家、理论研究者、一线语文特级教师以及 "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 " 获奖作家代表汇聚一堂,对短中篇儿童小说的艺术特质进行研讨。

短中篇儿童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在创作手法、思想内涵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艺术形式。抓好短中篇儿童小说的创作,有利于夯实作家写作基本功,为作家进行长篇创作打好基础。优秀的短中篇儿童小说对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和写作也有很大帮助。

此次 " 新书发布暨研讨会 " 在曹文轩先生的故乡江苏盐城 " 草房子乐园 " 举办。盐城市盐都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时荣代表盐城市盐都区区委区政府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评价说:" ‘草房子乐园’的设立建成,是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进步,作为‘草房子乐园’开园后的第一次重要活动,‘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的会议在此举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品《假装被风儿吹走了》《琉璃爷爷和琉璃小子们》《青菀》《百合静静绽放》2021 年 6 月刚刚上市。这些作品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涉及城市和乡村儿童的校园、家庭生活,中国传统工艺传承,富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富有感染力,反映了当下少年儿童成长的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是中国儿童小说创作的新收获。获奖作家代表王璐琪、邓西、王新生等出席了研讨会。

各领域专家抒发己见,从短中篇儿童小说与长篇的艺术比较,优秀短中篇儿童小说的创作手法、评选标准、独特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新观点、新思路、新理念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产生。

为何要有 " 短篇意识 "?

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最近我一直在讲一个话题:短篇意识。我之所以强调 " 短篇意识 ",是因为目前无论是年轻作家的创作,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包括各种推荐书目,很多都是从长篇小说开始。这样的写作格局和阅读格局是有问题的。

多年来我下在短篇小说上的工夫,丝毫不比下在长篇上的少。去年,我在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黎评论》时发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作家,都与短篇小说有关。纵观世界文学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事实——文学大家都非常重视短篇小说的创作。

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其实是由一个个板块或者一个个点和片段构成。短篇小说就是面对其中的一个点或一个片段,然后凝视它,仔细分析它,再将它圆满地叙述、描写出来。长篇小说正是由一个个点、一个个片段连接而成的。要写好长篇就要将这些点和片段写好。短篇小说的写作,就是锻炼叙述和描写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练好了,才能写出好的长篇来。

多年来我判断长篇作品高下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可以切割出一篇篇短篇小说。今后我还会在创作长篇小说的时候,不时拿出充足的时间用于短篇创作。

对于长、短篇小说作家的分别,我非常喜欢捷克作家斯维拉克的一句话:长篇作家似一介农夫,而短篇作者则像一个园丁。

新观点、新思路、新理念

白冰:(儿童文学作家、接力出版社总编辑)

参观了油麻地小学和西乡文学馆曹文轩文学馆,我们可以感悟到,是什么样的土壤,才能孕育出这样的作家。作家的童年记忆,不仅是作家生命个体的记忆,也是一个家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我们可以在 " 草房子乐园 " 中深刻感悟到儿童文学和生活的血脉关系,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的血脉关系。

曹文轩先生一直重视短中篇儿童小说的创作,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以下简称 " 曹奖 ")的设立与此有密切关系。曹文轩先生希望更多的作家通过提高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不断提升小说创作实力,写好短中篇,更好地驾驭长篇小说,也为少年儿童提供重要的阅读内容。

儿童小说的创作和理论,是儿童小说发展的 " 双翼 ",近年来,儿童小说的创作成绩斐然,但是儿童小说的理论研究、理论建构需要加强,因此,接力出版社,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组委会、评委会希望通过 " 曹奖 " 的评选和理论研讨等工作,有更多的同仁关注儿童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和儿童小说的评论、理论工作。

" 短中篇儿童小说 " 包含短中篇、儿童、小说三个层次的含义。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短中篇儿童小说艺术本质特征。在座的有 " 曹奖 " 评委,也有获奖作家,还有教育专家,今天我们结合两届 " 曹奖 " 的评选,对获奖作品,以及当下中国短中篇儿童小说的创作情况进行研讨,希望能够出新观点、新思路、新理念,推动短中篇儿童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用银镊子翻弄人生

朱自强(国际格林奖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关于 " 短中篇儿童小说的艺术特质 ",我想起著名作家说过的三句话。

" 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 这是丰子恺先生所说。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和儿童文学创作关系非常密切的作家,这句话是丰子恺先生对自己漫画艺术的概括,同样,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质,和这句话有 " 神似 " 之处。

" 用银镊子翻弄人生。" 这是日本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菊池宽,对日本短篇小说名家芥川龙之介的评价。银镊子很小,而人生却巨大无边。

"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 出自芥川龙之介。

这几句话归纳起来,揭示了短中篇小说在艺术和思想两个方面的特质。

在艺术上,要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在思想内容上,作品对人生进行洞察和观照时,要具有非常透彻的目光。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短中篇儿童小说,还有进步的空间。我们此次的讨论,价值非常大。" 短中篇儿童小说 " 和长篇儿童小说的创作是紧密联系的,短中篇小说创作的锻炼,对于作家创作出具有严整的艺术结构的长篇小说非常有帮助。

接续 " 草房子 " 的儿童文学精神

李东华(儿童文学作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曹文轩先生曾把自己的写作比作 " 为孩子造屋 "。《草房子》出版于 1997 年,那一座座草房子没有被岁月的风雨侵蚀,反而愈发像金子般坚固,不但护佑了当年桑桑等乡村孩子的成长,与当下孩子也毫无因时空轮转而带来的隔阂,持续给予一代代读者温暖的庇护,并优雅地屹立在世界儿童文学的版图之上。如今,从 "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书系 " 让人看到了 " 草房子 " 所承载的儿童文学精神的延续。

曹文轩先生笔下的 " 油麻地 ",让人想到莫言先生的 " 高密东北乡 ",二者作为现实中的地理名词都曾默默无闻,都很狭小,然而两位大作家从各自的故乡、从这样的立锥之地出发,一位引领着中国的成人文学,一位引领着中国的儿童文学,站到了让整个世界都能看到的文学高地上。这样的巧合不是偶然,说明每个写作者都应该珍惜自己所立足的土地,那是属于自己的最宝贵的文学根据地。看了本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的获奖作品,我感觉最值得高兴的是,每位获奖作者对于这种精神的传承不在于一窝蜂地去书写乡土,而在于每个人都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地上进行了深入的勘探,当这些作品集束式地呈现,就让人看到了丰饶的属于中国孩子的成长经验和生存境况。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艺术风格,都指向了对于成长的关怀,对于生命的悲悯,对于艺术格调的讲究。在这样的多样性里,我们分明看到了一种精神的接力。

站在 " 草房子 " 乐园里,我想得最多的就是 " 草房子 " 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它给予我们最宝贵的馈赠是什么,而这些获奖作品,都做出了各自最精彩的回答,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这样令人惊叹的回响。

评选要坚持作品的纯文学性

殷健灵(儿童文学作家)

如何彰显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的特色?我以为,还是要坚持作品的纯文学性,这也是和曹文轩先生的一贯创作追求相一致的。

大众文学追求的是 " 好看 ",纯文学追求的是 " 好 ",而这个 " 好 " 就具有了识别的难度。" 好看 " 是一目了然的," 好 " 则唯有审美的眼光和心灵才能辨别和接受。人的审美能力不同,审美能力的提高要靠审美经验的积累,所以纯文学的接受对象相对就要少些。也因此,纯文学是脆弱的,在商业社会更易被扼杀。但是,只有纯文学才能代表整个文学的最高水平,也才能引领文学前进。而评奖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提倡某种创作风格,引领风气之先。

什么样的作品具有纯文学性?纯文学作品一定有作者独特的真情实感,还须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先锋性。这先锋性,也可称为艺术的独创性,主要不是指形式的新异,更重要的是内容的独创,同时还能含有 " 时代精神 "。

" 曹奖 " 评奖标准中有一条非常好:作品应具有创新内容和形式,运用新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表现少年儿童成长中的生活现实、心理现实,对当代儿童小说创作具有探索和引领意义。和一般文学一样,我们要提倡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应该是 " 在表现永恒人生与儿童性的同时,体现时代精神 "。

虽然很难有在人人眼中都完美的作品,但应该可以有相对完整和成熟的作品,在评奖中,要以纯正的文学质地和艺术独创性为先,以作品具有敏锐的发现眼光和 " 时代精神 " 为先。

文学作品的生命究竟来自哪里?

谢倩霓(儿童文学作家、《少年文艺》执行主编)

短篇小说的创作,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

第一,要写好生发地。无论是时代、地域等大的背景,还是人物活动的小的场所,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生发的环境。这些背景和场所是作者可以做文章的地方。一部几千字的作品虽然很短,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一定要考虑作品生发的环境,作品有了生发地,有了真切感,就有可能形成 " 真生命 "。

第二,要警惕错时代的写作。当下的年轻作家,容易和时代的背景融合。但如果是写过去的事情,就容易出现 " 不真 " 的情况。因此,作品的创作,要注意细节场景的描写。我们此次的获奖作品就做得非常好,对于细节场景描写得很好,真切的气息扑面而来。

第三,要设定好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部分,人物设定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写作者,一定要对人物的性格、心理有所设定,这些设定包括内在的设定和外在的设定。很多作品的设定,是摇摆不定的。而人物一旦设定,在落笔后,作品会自己形成 " 真生命 ",好的小说,一定是自己 " 往前走 " 的。

第四,要有情感的投入。" 真生命 " 来自作者,作者有感情、有感受,才能写出有生命的作品。很多作品技巧非常娴熟,但是没有作者真感情的投入,也无法感动读者。

巫师、裁缝、篾匠

薛涛(儿童文学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

对于 " 短中篇小说 ",如果谈它的特质,就必须和长篇小说一起参照来谈。

在这里,我这样比喻:长篇小说是一棵完整的树,中篇小说是从树上截下的一段木头,而短篇小说,就是这段木头上的一个截面。

我想这样的比喻,可以让人感受到短中篇小说的艺术特质。

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我又想到了几个比喻,短篇小说是一个 " 立意 " 的艺术,作者像一个 " 巫师 ",可以说出和日常人们不一样的话,让你感到很意外。它还是一个 " 裁剪 " 的艺术,就像一个裁缝,把该剪掉的都剪掉。短篇小说又是一个 " 结尾的艺术 ",更像一个 " 篾匠 ","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

孩子既需要远景,也需要近景

崔昕平(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强调关注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鼓励短中篇儿童小说创作,定位鲜明,对于当下的儿童文学领域,有重要的补白意义。

对于 " 短中篇儿童小说 " 的写作来说,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的设置也非常有价值。目前,我们的 " 短中篇 " 只是篇幅短,但是短中篇作品,不能因篇幅而选择更倾向于低幼读者,而应同时凸显短中篇创作的特点,在有限的篇幅里提升文学性。也不应该是一个可以拉成长篇的短篇,前情后果,事无巨细,而应该像一个精彩的生活横断面,在有限的篇幅里提升作品的文学技艺。因此,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的设置,对于弘扬创作艺术和创作技巧非常有价值。

短篇小说表现的是人生中的 " 景象 ",中篇小说表现的是人生中的 " 故事 ",长篇小说表现的是人生中的 " 命运 "。短篇小说是一个精彩的生活横断面,小切口下有深井,小篇幅里起波澜。叙事中取精妙的减法,埋巧妙的悬念。这样的短篇,才真的是短篇。

儿童文学是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文学

李利芳(儿童文学评论家、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最近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今天的儿童文学应该何为?今天的儿童文学是不是注定了要担负特别的时代使命?

在社会普遍对儿童教育形成焦虑气氛的背景下,儿童文学的功能和意义会是什么呢?儿童文学是站在教育焦虑对面的存在,它要凝视着现状,并以自身的力量释缓这种压抑,从精神上解放儿童与成人,这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儿童文学最需要做的。

阅读 "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书系 ",我很感动,强烈感受到当下的年轻作家对曹文轩先生儿童文学精神的传承,我对短中篇儿童小说又有了新的感受与体会,特别是作品内容题材角度,读完后我的内心迸发出一个强烈的理论命题—— " 儿童文学是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文学 "。

"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书系 " 作品文风朴实,都是对生活有理解、对儿童精神及心理发展有深度思考的作品。作者的任务是引领青少年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这应该是现实主义短中篇儿童小说精神特质的关键,年轻作家在创作起步时牢牢握定这样的价值持守,去积极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我认为也是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设置最大的贡献。

现实主义短中篇儿童小说的叙事艺术

陈香(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不可否认,长篇作品以其对于社会生活的相对强大的概括力和表现力,以其对于艺术自身相对广泛而深入的发掘,在文学的各种形式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短中篇作品才真正体现文学的脉动与潮流风向,是时代的风向标,更是重要的文学思考和主张的承载田。文学作为超越世界的世界,超越生活的生活,给读者提供着处境性和体验性的审视空间,来思考自己所遭遇的问题。从这个意义而言,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不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完全记录和复刻,而应该是人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伴随着阅读历程而打捞到的人生体味的意义和体验到的愉悦,是人在文学中所能获得的审美愉悦。

现实与文本之间的超短审美距离,很容易影响作品的艺术表达和审美表达。这也是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作品的书写难度所在。

作为现实主义短中篇文学作品,其主题蕴含和精神气象上,也应该有一种对生活进行哲学式的透视和总体性把握的层次。作为文学作品,理应展现强大的艺术呈现和人文关怀,以及撞击人心的力量,而不是故事简单、情节平直,对生活细节任意删减,简单化的问题处理和矛盾处理的方式。

希望内核辽阔的短篇作品可以成为童年记忆

周益民(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国家 " 万人计划 " 教学名师)

关于短中篇小说和语文教学的关系,我想分享三个小话题:

第一个,是想念当年的短篇。我的童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短篇的时代。我的童年阅读,基本上是短篇,这些短篇留在我的记忆里非常深刻。

第二个,是记忆深刻的短篇阅读。短篇阅读,为什么会记忆深刻?是因为那些作品,有饱满的细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哲思。那些短篇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非常辽阔。

第三个,是矛盾。在语文教学领域,有一个说法叫 " 长文短教 ",是指如何将课本里较长的文章快速地教完。而这里所指的长文,其实是短篇小说。统编语文教材中,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 " 三位一体 ",我们有各种推荐书目,但在书目中,除了低年龄段之外,大部分都是长篇作品,这与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

目前优秀的短篇作品非常少,这也许和我们很多短篇集没有形成品牌,没有形成 IP 有关,这在当下这个时代,影响了短篇小说作品的传播。

优秀的短中篇小说作品适合小学生精读

张学青(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儿童阅读教育研究所所长)

很多短中篇儿童小说的读者是小学生,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我就 " 短中篇儿童小说的艺术特质 ",谈一谈我的想法。

第一,对于小学生来说,短中篇儿童小说适合的地方。目前,很多作者对于短中篇儿童小说的重视不够,非常感谢接力出版社能够用这样的方式和力度去推动短中篇儿童小说的创作和出版。

第二,我特别愿意给孩子们推荐的小说品类,是成长小说。

第三,这些作品对于我们有很多实用的价值。比如小说的语言、人物的塑造、作品的结构,对小学语文教学非常有帮助。一部优秀的短中篇小说作品,可以呈现不一样的阅读体会。

短篇小说是作家的练兵场

王璐琪(儿童文学作家)

如果长篇小说是汪洋恣肆的江河,短篇小说便犹如深潜地底的潜流,它 " 曲径通幽 "" 牵连深远 ",又 " 静水深流 "。优秀的短篇小说家能够在尺幅之地,节制地以短小的文本展现才华与抱负,隧道要能延伸到大地深处。无论是 " 大河 " 还是 " 隧道 ",都能直达文学流域的源头。徐则臣老师在《我的朋友堂吉诃德》里说:" 意蕴才是短篇小说的目的,故事只是工具;意蕴来自故事和小说。"

短中篇儿童小说因为篇幅的限定,对于作家 " 省略 " 和 " 提纯 " 的要求更高,对于一个擅长写短中篇儿童小说的作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写了什么,而是省略了什么。短中篇小说是局部的艺术,作家需要在一个点上细致入微地雕刻,并不需要把故事的全部写出,只需挖井一般,取一个横截面,但读者通过局部的线索,能够想象出整个故事的全局。因为儿童感官与成人感官的不一致性,所以儿童更能够发觉一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细节,或是直观地感受到最为本质化、核心化的内容。短中篇儿童小说更适宜青少年儿童阅读,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内容都更加明晰和强化,窥一斑而知全豹。

道法自然

马三枣(儿童文学作家)

我是从短篇小说起步的,我也主张孩子们多读短中篇小说。

简练是短篇小说的特性,更是短篇小说的美德。与其用大量时间走马观花地阅读畅销的大部头,不如静心细读几部优秀的短中篇经典。我爱读的小说,是那种情节像水一样流淌的小说,它们有点散漫,随心所欲的样子,却水到渠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个词儿,叫 " 道法自然 ",水是自然的,它不做作。好的儿童小说,是溪水一样的故事,它叮叮咚咚涤荡读者心田,在诉说着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就像欣赏音乐,它会给你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我希望我的笔下流出水一般动听的故事。

我写小说没有创作提纲,是人物带着我行走。我不追求情节的冲突跌宕,那是长篇小说吸引读者的手段,短中篇小说更像潺潺溪流或是一首小诗。我努力用细节、意境和真情让鲜活的人物走进读者心灵。我不拽着、推着、逼着人物去行动,尽量贴着人物写,这样的小说更自然。

带着耳朵和心来聆听发布会

陈梦敏(儿童文学作家)

我这次是带着耳朵和心来聆听发布会的。我之前一直从事幼儿文学创作,此次的作品《假装被风儿吹走了》是第一次涉及现实题材的中篇儿童小说,所以,在这方面,我自己是一个小学生。这本书涉及了城镇孩子的青春期的一种迷茫、爱和成长,我觉得我们需要关注城镇孩子生活,成长中的困苦,需要用文学作品去引导和抚慰他们,所以我选择创作这个题材。我希望我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中有更宽的拓展,能够更多地涉及现实题材,能够更多关注当下孩子的心灵,尝试更有难度的写作。希望今天听到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能够提出更多批评和指导。也希望在以后的岁月里,大家可以见证到我的成长。

短篇小说,圆桌上的舞蹈

邓西(儿童文学作家)

很早以前就听人说,短篇小说不好写,说仿佛是在圆桌上表演舞蹈。但我的写作恰恰是从短篇开始的。2013 年我开始写儿童小说,就是写短篇。

一路写下来,发现写短篇不但很锤炼人,也容易让人写上瘾,我一写短篇就写了五六年,五六年后我才开始写长篇。我发现写了这么长时间的短篇对写长篇帮助很大。

不管我写了多少年的短篇,我还是觉得要把短篇写好非常不容易。就算技巧已经很熟稔了,但如果故事不好,不新颖(我认为小说还是以故事为核心,其他的技巧也好,叙事方式也好,都是为故事或者说主题服务的),如果光运用技巧,写不好短篇。所以,我对短篇小说像对诗歌一样,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

儿童小说要写出有意思的故事

王新生(儿童文学作家)

《琉璃爷爷和琉璃小子们》这部儿童小说,是从我的长篇小说《五彩琉璃》中繁衍出来的,也可以说是它的延续。《五彩琉璃》讲了中国皇家琉璃窑场的故事,讲了以琉璃爷爷为代表的中国工匠们传承技艺、保护琉璃烧造配方和绝世珍宝的故事。我意犹未尽,就写了琉璃窑场中孩子们的故事,没想到获得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银奖,让我感觉捡了一个天大的 " 便宜 "。

琉璃烧造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特征。所有到过故宫参观的人们,只要一看见故宫的红墙黄瓦,就想到了中国的琉璃饰件,就知道那是中国所独有的特色。这是一个独特的题材,我 " 轻轻 " 地抓住了它,继而演绎了一部儿童琉璃小说。

关于如何去写好这部儿童小说。我想,写儿童小说要引起孩子们的注意,那就必须写出有意思的故事,才符合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使他们能够读下去。

"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 " 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接力出版社承办,至今已经举办了两届,共评选出金奖作品 2 部,银奖作品 4 部,铜奖作品 11 部。该奖项旨在促进儿童小说的创新实践,促进儿童小说精品的涌现,努力提升儿童小说的品位和质量,推出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创作实力的儿童小说作家,培养和壮大儿童小说作家队伍,积蓄儿童小说创作的后续力量。用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儿童小说作品促进原创少儿图书出版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高质量的精神养料,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素养,为广大少年儿童的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据悉,第三届 " 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 " 征文正在进行之中。

特约撰稿 接力

相关标签

阅读 艺术 盐城 江苏 巴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