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再传捷报。广东省交通集团发布消息,历经近 3 小时的精密操作,7 月 16 日下午 3 时,由保利长大广州打捞局联合体深中通道 S08 合同段承建的超宽、变宽钢壳沉管 E29 管节顺利绞移出坞。
为实现两个管节的钢壳总拼与混凝土浇筑 " 流水化 " 生产,此次出坞工作首次采用 E29 和 E28 两个管节的交替拖移作业,需首先将 E28 管节半成品拉移到港池进行临时系泊,给 E29 管节让出通道。首次采用两个管节同时在干坞施工作业,大大提升项目建设效率,推动管节预制出坞踏上高效流水化生产新台阶。
战高温,确保安全下夜间连续浇筑
深中通道是集 " 桥、岛、隧、水下互通 " 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工程。为实现与广深沿江高速、深圳宝安机场的互联互通,项目构筑了东人工岛及水下互通立交,与之对接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东侧设置逾 620 米的变宽段,即管节由双向 8 车道渐变加宽至双向 10 车道,相应管节的断面宽度由 46 米逐渐变宽至 55.46 米。
其中,E29 管节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四个处于曲线轴线上的超宽、变宽非对称结构管节,管节平均外宽约 49.7 米,管节长度 124.2 米,浇筑完成后重约 6 万吨。
▲管节正在出坞。
今年 5 月下旬,项目部开始 E29 管节混凝土浇筑预制工作。进入 6 月,高温天气对管节顶板和墙体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带来较大影响。浇筑现场工段的负责人表示," 白天阳光直晒,E29 管节的管面温度已超三十五度,这不仅不利于作业人员开展精细化作业,长期作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对管节预制质量带来较大风险。"
为避开夏季高温对管节浇筑工作的影响,建设团队及时调整作业方案和现场施工时间,采取夜间连续施工的方式进行浇筑,充分利用温度适宜的 " 黄金十六小时 ",确保 E29 管节浇筑预制工作顺利完成。
▲管节出坞中。
相较之前管节在同一工位先实施钢壳总拼再实施混凝土浇筑的 " 间隔式 " 交替施工方式,此次建设团队在船坞内增设了一个钢壳管节总拼工位,即在进行 E29 管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开展下一节 E28 管节钢壳的总拼工作。当 E29 管节完成浇筑预制并出坞后,建设团队便将 E28 管节钢壳从总拼工位浮移至浇筑工位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同时在空出来的总拼工位上进行下一节 E27 管节钢壳的总拼,从而实现两个管节的钢壳总拼与混凝土浇筑流水化生产,大大提升另外建设效率。
追潮水,力促受限区域管节出坞
本次 E29 管节为了赶上满足出坞潮位需求的节点,一次舾装施工时间较以往管节缩短近一半工期,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施工组织,否则推后 1 天出坞,管节具备出坞潮水的日期将延后 5 天。
出坞的 E29 管节仍为变宽管节,在绞移过程中易受水流影响,会产生明显的不对称效应,致使管节在受限区域内的出坞过程更为复杂。
广州打捞局深中通道 S08 合同段施工经理江志彬表示:" 此次出坞留给我们的作业潮位窗口时间较之前更短,出坞操作要求更加紧凑,在短短 3 小时内,我们要使用 38 个岸控设备,进行 24 次换缆操作,协调配合难度极大,要求每一个动作操作非常准确,每一个位置计算非常精确,每一个设备绞力非常可靠。出坞前我们还对所有岸控设备进行试拉,对近期实测潮位进行充分分析,都是为了确保 E29 管节出坞万无一失。"
历经 3 小时,E29 管节顺利出坞。出坞后,E29 管节将在港池内进行 180 度回旋调头、纵移至寄放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为 E29 管节打造的良好寄放环境,约 6000 立方碎石铺设施工仅用 6 天时间,较以往一个月施工时间有了明显的提升,完全得益于项目团队新投入的 " 重任 801" 碎石整平船。按计划,E29 管节将于 7 月 17 日进行坐底寄放,至此港池内四个寄放区将凑齐 E32-E31-E30-E29" 四个巨无霸 "。
此外,后续安心寄放的 " 四个巨无霸 " 将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在人工巡检制度、实时监控系统及物理围蔽的保护下,静候安装期的来临。预计今年 8 月,深中通道项目将进行沉管隧道东侧首个管节、全线首个超宽变宽管节 E32 管节的浮运沉放安装工作。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