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对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规范学校营养与健康相关管理行为作出要求。《指南》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营养与健康学校的建设,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可参照执行。
●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
《指南》规定了健康教育等七方面主要建设内容。
《指南》明确规定,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不得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的食品和酒精饮料。不得对含糖饮料、调味面制品等零食进行广告宣传。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根据当地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搭配学生餐,做到营养均衡;制定食谱和菜品目录,每周公示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带量食谱定期更换。
●多个维度全面促进学生健康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南》的制定是为了将促进营养与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其目的和意义在于:
一、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从食品安全、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口腔健康、视力保护和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提出规范化要求,以全面促进学生健康;
二、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以中小学校为突破口,通过建设和推广,营造校园健康氛围,引导师生不断增强营养与健康意识;
三、通过 " 营养与健康学校 " 这一窗口,搭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传递链,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和行为,加快全社会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主要内容
一是健康教育
包括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明确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等内容。
二是食品安全
主要包括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要实施 " 明厨亮灶 " 和分餐制度,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和家长陪餐制度等内容。
三是膳食营养保障
对学生餐的食物种类、烹调方法,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的配备等方面作出要求。
四是营养健康状况监测
包括建立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反馈体检结果,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等内容。
五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主要包括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规程,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控知识及技能宣传和培训等内容。
六是运动保障
对学生运动理念和方法、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备、体育课设置、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和考核等作出规定。
七是卫生环境建设
包括校园环境卫生,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向学生提供免费、充足、符合卫生标准的白开水或直饮水,配备洗手、消毒设施或用品,建设无烟校园等内容。
网友声音:
●纪甸:早该如此了。校内有小卖部,很多学生迷恋甜食和油炸小吃等,往往很少吃饭,养成很坏的饮食习惯。
●沙漠绿洲:食品卫生安全不容忽视,赞成这个决定。
●干干:建设健康校园,保护学生成长!
●王先生超可爱:小学的时候没少吃垃圾食品,哈哈哈!
●山上青松:健康为本!必须为中小学生身体着想。
●金伟:少年强,则中国强!举双手支持,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自制力差,校园内设烤香肠,高盐高甜零食超市,孩子们吃多了,都不正常用餐。长此以往,孩子们身体堪忧!国家的这次决策考虑得长远,甚得民心。
● Hakuna Matata:支持,校园本身要回归纯粹的教学,给孩子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
●恋土难移:好举措我举双手赞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太有好处。
●起飞:支持!拒绝商家因为利益损害国家的花朵。
●酷跑:健康中国,健康校园,人人健康!
●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容小觑。
●~龙龙:健康中国人,从娃娃抓起。
来源:教育部官网、新华社、微言教育
值班编辑:邬薇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陈明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