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2021 年 CBA 选秀大会,圆了 30 位篮坛青年才俊的职业梦想,其中就包括厦门大学黎伊扬、庄战。这对厦大双星,都来自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他们从校园篮球出发,在高中联赛就打出名堂,进而在 CUBA 舞台上绽放光芒,走通了从校园通向职业篮球的道路。黎庄的同门师弟,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邹阳则被视为最有可能闯入 CBA 联赛的 " 二实第三人 "。
▲ CUBA 厦门大学黎伊扬(左)、齐浩彤(中)、庄战(右)
近 7 年,深圳二实高水平体育人才 100% 考入本科院校,超过 80% 考入重点大学,65% 为 "985""211" 双一流大学,包括清华大学邹阳,北京师范大学周彤、赖素素、马小盼、陈漫诗、李双菲,华南理工大学詹宇森等。深圳二实,走出了一条特色体教融合发展道路。
" 学业 + 篮球 " 稳定提升
" 毋庸置疑,我是体教融合的受益者。" 庄战说,来到深圳二实,就是希望可以通过篮球考上一所好大学。
▲庄战
2016 年 7 月,二实男篮夺得第 13 届全国高中男子篮球锦标赛(CSBA)冠军;2017 年 9 月,以二实男篮为班底的广东队夺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冠军。谈起两次夺冠经历,庄战满是笑容,他说:" 那时年纪还小,对未来比较迷茫。但冠军给了我们自信,也因此拿下一级运动员证,获得了大学体育单招的资格。"
每周一至周六的 16 时 30 分至 19 时 30 分,是二实男篮自 2012 年 9 月 5 日建队以来雷打不动的训练时间。二实男篮主教练田贵昆介绍,队员与普通学生需保持相同的学业进度,白天上课、晚自习都得有,训练不能放松,学习也不能落下,"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回忆起二实男篮时期,庄战说:" 学校、队伍在生活、训练、学习方面都给了许多帮助。尤其是田教练,帮助我们每个队员都培养了一颗冠军的心,成为了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训练、学习两头兼顾,着实挺累的。但也很幸运,学业与篮球都能做到稳定提升,还可以感受普通学生的生活,交到更多的朋友。"
随着体教结合进程的不断推动,体教融合潮流滚滚向前,黎伊扬、庄战等人赶上了这趟 " 顺风车 " ——从深圳二实到厦门大学,再从厦门大学到 CBA。用庄战的话说," 这是校园篮球的觉醒年代 "。
良性闭环吸纳青年才俊
深圳二实作为全国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男篮、女篮均是国内中学生届顶级的校园球队,被誉为全国 " 篮球最强校园 "。从初中到高中,深圳二实已经建立起了人才输送链条的良性闭环。
▲邹阳
以二实男篮为例,田贵昆表示,每年他都会专程前往省联赛、各地市联赛挑选篮球苗子,每年选拔 6 至 8 人加入队伍。此外,深圳二实还与深圳多区业余体校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庄战是龙岗区业余体校输送的,邹阳是南山区业余体校的,都是绝好的例子。" 此外,队中还有普招生的存在。
伴随着二实男篮升入名校以及在 CUBA 打出名堂的球员越来越多,得到了社会、家长的高度认可,愿意、渴望加盟深圳二实的篮球青年才俊不在少数;这些苗子在未来又可以成为人才,输送至各大高校,甚至闯入顶级职业联赛。" 市级相关主管部门在政策、经费上给予了许多支持,包括开辟人才引进通道,解决队员学籍、户籍等难题。" 田贵昆说。
高水平的运动员更是难得,需要长期、细致的打磨。当越来越多的热爱篮球的好苗子加入深圳二实,为之提供更专业化的训练以及创造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比赛机会,则成为了刚需。深圳二实体育运动中心主任王小维介绍,学校建设、升级篮球馆,每年添设训练设备,为队员提供更好的训练环境,在营养膳食方面也全面保障。" 在各大中学生篮球赛事,都能看见深圳二实篮球队的身影,队伍也在一次次比赛中不断提升。不少队员也从中得到了名校抛出的橄榄枝。"
除了男篮、女篮,深圳二实还拥有毽球、足球两支高水平运动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鼓励并培养部分有天赋的学生走和专业路线。风物长宜放眼量,深圳二实体教融合已初有成效,仍走在深化、探索的道路上,需要方方面面扎实有效的工作,整合体育和文化教育资源,以待厚积薄发。
如今,深圳教育和体育资源的结合已逐渐成熟。过去 10 年,深圳有超过 200 名学生运动员通过体育特长考入了双一流大学。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华侨城中学、育才中学等是深圳体教融合的典范,为深圳持续探寻体教融合 " 密码 " 做出了积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8 月,深圳市体育实验学校正式成立,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要求、完善体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让深圳体教融合再上一个台阶。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