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土地孕育了一方希望,沃土良田焕发着勃勃生机。
吉林的 " 黑土地 " 有着独特的魅力,这里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地带,全省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 6900 万亩,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而长期以来,吉林省对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也在持续进行中,探索出了最适合这块黑土地的 " 十大模式 "。
保卫黑土地,筑牢大粮仓,对于这片 " 耕地中的大熊猫 ",这里,有着自己的 " 底色 ",更有自己的 " 底气 "!
01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一玉米秸秆条带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如梨树、双辽、长岭、扶余、前郭、农安等县(市、区)。
技术要点:秸秆条带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是以秸秆归行覆盖、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免耕播种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 春季播种前,用秸秆归行机对上年秋季粉碎铺于地表的秸秆归行。
2. 耕层 5cm 处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10 ℃时,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土及重镇压等工序。
3. 玉米拔节前,采用偏柱式深松追肥机对休闲行进行深松,并将化肥追施于苗侧。
4. 秋季玉米成熟后,选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同时将秸秆粉碎,并抛撒于地表,留茬平均高度 15cm,秸秆粉碎长度 ≤20cm,秸秆粉碎后应抛撒均匀,无明显堆积,无明显漏切。
应用效果:
1. 有效解决了秸秆全覆盖对玉米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 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
3. 显著降低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
4. 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5. 加深耕层,提升土壤库容。
注意事项:
1. 秸秆粉碎长度 ≤20cm,秸秆粉碎后应抛撒均匀,无明显堆积,无明显漏切;
2. 低洼湿涝、土壤较粘重的地块不适宜进行。
02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二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地力保育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35cm 以上表土层内无砂石、盐碱等障碍层,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玉米生产区,如:公主岭、伊通、宁江、农安、榆树等县(市、区)。
技术要点:以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测土配方施肥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 春季 4 月中旬,土壤化冻 30cm 时,用圆盘耙进行耙地作业,同时重镇压。
2. 耕层 5cm 处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10 ℃时,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土及重镇压等工序。
3. 秋季选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同时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于地表。
4. 采用 ≥150 马力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深度一般为 30-35cm。
5. 依据土壤条件,在深翻作业完成后 3-5 天,用圆盘耙对深翻地块进行重耙作业,对于秋季时间紧或土壤墒情过高无法进行秋季耙地作业的地块,可采用在深翻作业时加合墒器进行作业。
应用效果:
1. 解决了因秸秆还田土壤失墒,保苗率低的问题;
2. 构建肥沃耕层,解决了耕层浅、实、少的问题;
3.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物理和生物性状。
注意事项:
1. 秸秆深翻作业应秋季收获后进行,避免春季动土散墒;
2. 深翻作业深度应超过 30cm,秸秆翻埋至 15-20 土层;
3. 土壤水分过高时不宜进行秸秆翻埋,会造成土块过大、过粘。
03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三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滴灌减肥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降雨量小于 400mm,35cm 以上表土层内无砂石、盐碱等障碍层,有滴灌条件的玉米生产区,如:宁江、乾安、前郭、双辽、等县(市、区)。
技术要点:以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浅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4 月中旬,土壤化冻 30cm 时,用圆盘耙进行耙地作业,同时重镇压。
2. 耕层 5-10cm 处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8 ℃时,采用玉米膜下滴灌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播种,一次完成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作业。
3. 秋季玉米成熟后选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同时将秸秆粉碎至长度 10cm 以下,并均匀抛撒于地表。
4. 采用 ≥150 马力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深度一般为 30-35cm。深翻后,用圆盘耙耙平地表。
5. 依据土壤条件,在深翻作业完成后 3-5 天,用圆盘耙对深翻地块进行重耙作业,对于秋季时间紧或土壤墒情过高无法进行秋季耙地作业的地块,可采用在深翻作业时加合墒器进行作业。
应用效果:
1. 破解了秸秆腐解慢、耕种质量差的问题;
2. 玉米产量增加 40% 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3. 构建了肥沃耕层,实现土地用养结合和农田持续利用;
4. 大幅度节约水资源,提高了水肥资源利用效率。
注意事项:
1. 建议选择可降解或者可回收的地膜;
2. 滴灌肥料保证质量,滴灌设备定期维护。
04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四玉米秸秆还田坐水种保苗增产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该技术模式适用于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机械化作业的玉米生产区,如:农安、前郭、扶余、宁江、长岭等县(市、区)。
技术要点:以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机械化坐水种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 土壤化冻 30cm 时,用圆盘耙进行耙地作业,同时重镇压。
2.4 月中旬打垄,采用坐水种的方式一次完成开沟、浇水(水施种肥)、播种、覆土等作业。坐水量 60~80t/hm²,播深 3~4cm,覆土均匀。
播种后墒情适宜时适度镇压。
3. 灌水次数与灌水量依据玉米需水规律、土壤墒情及降雨情况确定。可采用苗侧开沟注水灌溉技术、行走式喷灌、隔沟间歇灌溉技术进行补水。
4. 秋季玉米成熟后选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同时将秸秆粉碎至长度 10cm 以下,并均匀抛撒于地表。
5. 采用 ≥150 马力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深度一般为 30-35cm。深翻后,用圆盘耙耙平地表。
6. 依据土壤条件,在深翻作业完成后 3-5 天,用圆盘耙对深翻地块进行重耙作业,对于秋季时间紧或土壤墒情过高无法进行秋季耙地作业的地块,可采用在深翻作业时加合墒器进行作业。
应用效果:
1. 解决了因秸秆还田土壤失墒,保苗率低的问题;
2. 构建肥沃耕层,解决了耕层浅、实、少的问题;
3.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物理和生物性状。
注意事项:
1. 秸秆深翻作业应秋季收获后进行,避免春季动土散墒;
2. 深翻作业深度应超过 30cm,秸秆翻埋至 15-20 土层;
3. 土壤水分过高时不宜进行秸秆翻埋,会造成土块过大,过粘。
05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五水稻稻草全量粉碎翻压还田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适用于吉林省中西部灌溉条件充足的水稻种植区,如宁江、前郭等县(市、区)。
技术要点:以水稻稻草全量粉碎还田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4 月下旬,清理田埂后 " 花达水 " 泡田 2~5 天。待水位下降到翻(旋)深度 1/3 左右时,搅浆整地。静置田块,使田块中泥浆沉淀、水层澄清。
2.6 月下旬,水稻分蘖末期进行晒田,晒到土壤裂缝为宜。此后整个生育期水分管理以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收获前排水,晒干。
3. 水稻籽粒成熟后,利用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同时将稻草粉碎至长度 20cm 以下,并均匀抛撒于地表。
4. 将粉碎后的稻草全量翻埋或混拌入土。田间相对含水量低于 60% 的田块,采用对翻转犁或常规犁进行翻压,翻耕深度以 15~20cm 为宜;田间相对含水量高于 60% 的田块,采用刀长不小于 20cm 的旋耕机旋耕作业,旋耕深度以 15~20cm 为宜。
应用效果:
1. 有效解决了稻草全量还田对水稻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 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4. 有效解决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注意事项:
1. 秸秆粉碎长度 ≤20cm,秸秆粉碎后应抛撒均匀,无明显堆积,无明显漏切;
2. 在水稻生育期内要及时进行排水晒田。
06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六坡耕地保土提质综合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适用于东部低山丘陵区和漫川漫岗黑土区 5.0° 以下的坡耕地,如:东丰、辉南、柳河等县(市、区)。
技术要点:以等高种植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 耕层 5-10cm 处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8 ℃时,采用种肥一体免耕播种机在种床上直接播种施肥。
2. 秋季玉米成熟后,选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同时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于地表,留茬平均高度 15cm,秸秆粉碎长度 ≤20cm,无明显堆积,无明显漏切。
3. 将覆于地表的粉碎秸秆二次粉碎至长度小于 10cm,采用旋耕或耙平地表,沿等高线起垄,形成待播状态。
应用效果:
1. 解决了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
2.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 构建了肥沃耕层,实现土地用养结合和农田持续利用。
注意事项:
1. 秸秆粉碎长度 ≤10cm,秸秆粉碎后应抛撒均匀,无明显堆积,无明显漏切;
2. 第一年沿等高线起垄种植后,第二年可采用留高茬扣瓣种技术,在垄沟深穿一犁(或少量破瓣),在垄侧播种。
07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七玉米秸秆堆沤培肥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有堆沤条件的各种耕地,尤其是畜禽养殖区周边,有机肥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公主岭、辉南、双辽、伊通、东丰、榆树、农安、宁江、前郭、等县(市、区)。
技术要点:以玉米秸秆堆沤还田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 将腐熟后堆沤肥,运至田间撒施,建议施用量 1.2m³/ 亩。
2. 春季按照当地农户种植习惯正常播种,可平作也可垄作。
3. 秋季玉米成熟后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收获后打包秸秆,准备堆沤。
4. 将收获后的秸秆粉碎至 10cm 左右,选择自然深坑或在地表挖堆沤池,深度 2 米左右,大小视现场条件和堆沤量而定。在底层先铺一层 10cm 厚的秸秆,秸秆上均匀铺 8-10cm 的人畜粪尿,然后再铺一层秸秆,以此类推,直至堆高 1.5-2.5 米,最顶层一定是粪尿。堆沤时粪尿应呈流淌状态,否则需加水堆沤,堆后 7-15 天翻动一次,翻动时视干湿情况加水。待秸秆变褐色或深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时达到腐熟要求。
应用效果:
1. 减少化肥的投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2. 减少焚烧秸秆,降低空气污染,改善人居环境;
注意事项:
1. 如果粪尿水分足够(流淌状态)开始堆沤时可以不加水,如果粪尿较干,要边堆边浇水,平地堆沤浇水至少量水渗出即可。
2. 堆沤浇水时要均匀洒水,以防冲走粪肥。
3. 最好是坑堆,可以更好的保温、保水。
4. 堆沤所用秸秆可以是机收打包的或者整株粉碎至 5-10cm。
08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八玉米秸秆全量深混还田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适用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要求土地平整、黑土层厚度在 30cm 以上,如:前郭、宁江、扶余、双辽、伊通等县(市、区)。
技术要点:以玉米秸秆全量深混还田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 耕层 5cm 处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10 ℃使用免耕播种施肥一体机进行种肥播施,同时进行轻度镇压。
2. 秋季玉米成熟后,选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收获。收获时可将秸秆粉碎也可留整株秸秆。
3. 玉米收获后,采用联合整地还田一体机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深旋还田、机械深松、镇压作业,达到待播状态。
4. 将腐熟后堆沤肥,运至田间撒施,建议施用量 1.2m³/ 亩。
应用效果:
1. 减少农机作业次数化肥的投入,一此行完成整地作业,简单方便;
2. 减少焚烧秸秆,降低空气污染,改善人居环境。
注意事项:
1. 联合整地还田一体机作业应在秋季收获后进行,避免春季动土散墒。
2. 秸秆还田后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施肥,并适当增施氮肥。
09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九玉米秸秆全量粉粑还田散墒增温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积温在 2000 ℃以上,土壤为白浆土或暗棕壤,年降雨量大于 600 毫米的吉林省东部湿润区,如:敦化等山区、半山区县(市)。
技术环节:以秸秆全量粉耙还田、机械深松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 春季化冻 10cm 左右时,用镇压器进行镇压,使垄体上实下松。
2. 当土壤 5cm 深度地温稳定通过 8 ℃时进行播种并镇压。
3. 隔年深松一次,深度 35cm 以上,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改善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能。
4. 秋季玉米成熟后,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果穗直收或籽粒直收。
5. 玉米收获后,使用秸秆还田机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至长度 10cm 以下并均匀抛洒于地表。先用重耙耙地两次(深度 20cm 左右),再用中耙耙地一次(深度 15~20cm),使 2/3 以上的秸秆和土壤混合。耙地时作业方向要与耕向成大于 30° 角,严禁顺耙。
6. 耙地平整后,起垄机起垄,耕地达到待播状态。
应用效果:
1. 能够节本增收,可节省 35% 的养分投入,连续 3 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可大幅度节省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10% 以上,玉米产量增加 5% 以上,实现节肥增效;
2. 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及土壤微生物活性;
3. 能够避免秸秆焚烧,减少碳排放量,提高土壤固氮率。
注意事项:
1. 秸秆粉碎作业一定要规范,粉碎长度在 10cm 以下;
2. 重耙机耙地时要提前观察田间秸秆的粉碎情况,如果粉碎作业质量不好,则需要增加重耙机耙地次数,更好地对秸秆进行切碎。同时使秸秆和土壤更充分地混合,避免秸秆托堆,影响出苗质量。中耙机作业时,要保证粉耙平整,大约 1/3 的碎秸秆露在土壤表面,其余 2/3 和土壤均匀混合;
3. 播种时要保证镇压质量。
10
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之十米豆轮作黑土地保护培肥技术模式
适用区域:吉林省中南部,土地平整、黑土层厚度在 30cm 以上、降雨量 450mm 以上,水热条件较好、无明显障碍层区域,如:农安、公主岭、宁江、榆树、敦化等县(市、区)。
技术环节:以秸秆翻压还田、玉米大豆轮作、秸秆条带还田保护性耕作为主推技术,集成其它田间管理技术。
1. 第一年种植玉米。秋季玉米成熟后机械收获,同时粉碎秸秆至 10cm 以下,采用 ≥150 马力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犁进行秸秆翻压还田,翻压深度 30-35cm,然后耙地、镇压。
2. 第二年种植大豆。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选择含吲哚乙酸等植物生长激素的调节剂预防前茬玉米除草剂药害。
3. 第三年种植玉米。秋季玉米成熟后机械收获,将秸秆粉碎至长度 20cm 以下均匀抛撒于地表。翌年春季播种前用秸秆归行机将秸秆归行,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土及重镇压等工序。
应用效果:
1. 增产效果明显,一般可增产 20%~50%,同时可减少 15% 的化肥投入,实现节本增效;
2.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耕层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 减少秸秆焚烧、无序堆放现象,对环境保护具有明显作用;
注意事项:
1. 由于大豆前茬玉米田使用的除草剂基本都有阿特拉津成分,地块选择时尽量避免阿特拉津用量大的地块,防止除草剂药害发生。
2. 如大豆田出现药害,应及时喷洒云大 120、碧护等主要成分是芸苔素内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说明书进行防治。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周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