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7 月 20 日, 2021 中国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学界和业界专家发表真知灼见。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楚新主持,人民网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现代快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赵磊,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晓锋进行了分享。
黄楚新介绍,我国的新媒体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全面推进中,5G、人工智能等媒介技术迅速迭代,融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全媒体传播体系正在形成。在这一背景下,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商业平台,都在政策引导、技术赋能、行业需求、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求变。本次圆桌论坛聚焦的正是这一议题。
单学刚:深融时代,传统主流媒体不可替代
△人民网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
人民网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认为,从时间而言,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大范围的传播,留给媒体、相关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应对的时间越来越短。从空间而言,信息传播空间界限被打破,距离感越来越弱。从传播形式而言,沉浸式、交互式传播,正在取代单向式的、灌输式的传播。从传播主体而言,Z 时代已经登上历史舞台,95 后、00 后一代成为新的传播主体力量,他们通过视频聊天、社交网站、符号表情包等渠道获取信息。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在深融时代,传统主流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它们具备专业的新闻采编能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熟悉社会舆论环境和传播心理,应该成为各种信息有效传播的主体,更应成为舆论引导的压舱石,其引导力是其他社会媒体、自媒体所难以企及的。
他希望,社会评价科技的建设可以在媒体融合推动和舆论治理方面进行新尝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赵磊:用泪点和燃点打造爆款头部产品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赛道上,处于中间地位的省市级媒体,或者说区域型媒体,如何在市场逐渐饱和的状态下实现创新突破?
△现代快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赵磊
现代快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赵磊表示,如今现代快报正在经历从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过程。融合解决了有和没有这个问题,而深度融合关注的则是发展得好不好、管不管用、用户买不买账的问题。这个过程中,现代快报始终以两个维度来对自身的发展进行考量,一是头部产品的生产能力,在网上的传播能力,这关系到传统媒体能否承担主阵地、主流媒体的作用,今年以来,现代快报流量过亿的头部产品已经有 20 个。二是媒体有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快报以现象级产品生产为突破口,颜值体现担当,爆款体现价值,守正创新。
" 共情才能共赢,同屏才能共振。对用户高度分析、认知,了解用户的热度喜好,运用规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他举例说,现代快报制作的《少年 · 向未来》快闪,最后一个镜头是 86 岁的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挥毫泼墨写下 " 少年 " 两个字,既有沧桑感,也有时代感,以 " 泪点 " 在 24 小时内吸引流量 1 个亿;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 5G 大运河沉浸式展区,现代快报又用 5G、VR、裸眼 3D 这样的高科技打造 " 燃点 ",使之成为最火的展区。
柯荣谊:国际传播,以多变应对不同特点的传播平台
媒体融合战略从 2014 年提出以来至今已经有 7 年时间,做法在不断迭代。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表示,融合的目的是为了打造新的内容,新的内容需要新的形态来表现。他从国际传播的角度,以《中国日报》为例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
他指出,在国际传播中,内容为王、渠道为王依旧重要,如今新兴渠道也在不断地出现,这也倒逼我们要不断地开拓新的平台以及运营更多垂类账号和个人账号。
其次,海外社交媒体每个平台特点都不同,每个渠道对内容、范式、格式的不同要求,必然倒逼内容要根据这个平台进行调整。" 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新融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产流程改革。"
" 对于新渠道和不同运营策略而言,内容还需要进行非常大的改造。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语态——外言外语。" 柯荣谊认为,随着国际传播成为国家战略,全国各地都有国际传播的需求,城市传播会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角。
漆亚林:进入 3.0 时代,新融合带来新传播趋势
当前,媒体深度融合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不仅是国家战略导向,同样是行业发展需求。那么未来的传媒变革中,人工智能未来如何发展,传媒产业如何借助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在媒体调研中发现,技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仅仅在重构生产关系、改变社会结构,它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 新媒体在几家媒体当中已经占到他们收入当中的一半。"
漆亚林指出,融合已进入 3.0 时代,从 1.0 时代数据发现,到 2.0 时代数据融合,数据不仅仅是留痕,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来进行分析,对用户进行画像来进行精准传播,进行个性化推荐。传播更重要的通过主流价值来引导整个社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立公共空间的职能。" 新的传播应该是多维度的,从国家层面,从社会层面,从个体层面应该去寻找它最大的公约数。在最大的公约数当中去生成、去形成、去建构新的传播模式,新的价值模式,新的商业模式。"
张晓锋:用三个关键词回答新媒体未来趋势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晓锋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智能传播,融媒体传播,未来传播,它们的关系如何?我们如何展望它?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晓锋用三个关键词给出了答案。
第一个是新技术赋能新图景。他认为关于新技术的发展其实有很多的态势,比如说移动化的习以为常,智能化传播的势不可当,视频化的波涛汹涌。
第二个是新融合。新融合不仅产生了新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催生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就是强化顶层思维和宏观导向。
第三个是新传播。张晓峰觉得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更多展现的是一种新的未来、新的趋势、新的前景,这种前景反映在方方面面,包括技术、平台、传播等,这些传播样式多元化的创新带来的是传播无限的可能,也使得它们更多的融入到社会的管理和社会治理中间。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王益 徐梦云 / 文 顾炜 施向辉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