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1-07-20
【鲜花盛开的村庄】七彩村落鲜花盛开,美了乡村鼓了腰包|通河县新乡村引进宿根花种植发展庭院经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胡建军 ZAKER 哈尔滨记者 罗彦坤 文 / 摄

如果说幸福的小康生活有颜色,那么新乡村的生活就是七彩的。雨后,村里的宿根花盛开得愈发娇艳:玫红的福禄考、金黄的万寿菊、靛紫的马鞭草、粉嫩的八宝景天 ……3 年前,通河县祥顺镇新乡村引进了宿根花种植,逐渐成为庭院经济的 " 当家花旦 ",鲜花成就了乡村美景,更成就了村里的产业。依靠 " 鲜花事业 ",乡亲们圆了 " 七彩 " 小康梦。

41 岁的朱华江种了 1 亩地的马鞭草,如今,花已经蹿到半米多高。种花的地是朱家的宅基地,去年春天,朱华江亲手推倒了 70 多平方米的老屋,尽管有些不舍,但留着这栋墙体开裂的老旧危房,心里实在不踏实。

朱家是新乡村的老户,朱华江出生在老屋的西屋。多年前,一家人就搬到了前院新房,老屋先被当成仓库,后来连仓库都做不成了,只能闲置起来。通河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出老旧危房进档案的政策,村里不少像朱家一样的老房子都拆了,腾出来的宅基地发展庭院经济,种上了宿根花。

" 这就是老屋原来的位置,这块儿地就是我降生的火炕位置。" 指着花草最密的一片地,朱华江告诉记者,第一年栽花,每平方米 20 棵苗,第二年每棵花就能蘖生到 10 棵至 20 棵,按 1 角钱 1 棵算,1 亩地能有两万多元收益,相当于种 10 亩大田,绝对有账算。

看着宿根花的效益如此好,村民们开始在房前屋后菜园子跟着种。一时间,新乡村变成了七彩村落,每家窗前都有一片 " 花海 ",品种、颜色全凭主人喜好。每年 5 月花苗出圃的时节,村里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用于城镇绿化。

新乡村党支部书记屈耀明介绍,近年来,村里建立了好多合作社,村里的党员变成了能人、阵地变成了基地、生态变成了产业。凭借这些产业,乡亲们鼓了腰包,迎来了幸福小康生活。随着连年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不断提档升级," 田在村中、村在田中 " 景观基本达成,房舍被花田和袅袅炊烟围绕,宛若仙境又不乏烟火气。

编辑 曲传依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标签

档案 美丽乡村 宅基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