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7-20
深晚报道 | 六旬老人口腔癌转移,医疗团队巧手切除肿瘤并“补好”心血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60 多岁的崔先生(化名)是名高血压患者和老烟枪,一年前因突发心脏病,在体内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几个月前,崔先生因咳血来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发现左侧口咽部有一个肿瘤,还转移到了左颈部。经过多学科会诊,最终为崔先生实施了两次大手术,不仅切除了肿瘤,还 " 补好 " 了心血管。

老人咳血查出患有口腔鳞癌

据口腔医学中心主任杨宏宇介绍,崔先生的左口咽肿物属于鳞癌,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目前,治疗口腔癌的基本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考虑到患者全身疾病较多,不仅患有高血压、双肺肺炎、右侧胸腔积液、肺功能不全,其心脏主动脉弓的溃疡易发展成危及生命的主动脉夹层,体内还置有心脏起搏器,不确定能否承受全麻手术。此外,患者的颈部转移灶还与其左侧颈内动脉、静脉有粘连,对医生的手术技术要求很高。

崔先生很惊讶," 我的口腔和脖子从来没感觉到疼痛,为什么突然就得了口腔癌?" 杨宏宇表示,大部分口腔癌患者就诊时,都已属于中晚期。由于口腔癌的发病位置较为隐蔽且症状多样,与口腔其他疾病(例如溃疡)引起的症状相似,极易被误认为 " 小病 " 而延误治疗,崔先生就属于这种情况。

多学科会诊制定手术方案

为了充分评估手术,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方案,口腔颌面外科邀请了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肿瘤科、放疗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营养科等专家进行了多学科诊疗(MDT)。多方权衡下,MDT 医疗团队达成一致,先由口腔外科肿瘤团队开展口腔癌联合根治及修复重建手术,术中需要麻醉科保驾护航。术后,待患者度过危险的围手术期,口腔癌术后恢复之后,再由心外科实施主动脉弓溃疡的修补术。如果崔先生的身体能扛过这两次手术,后续还需要接受手术后的辅助放化疗。

当医生将各科室集体讨论后的治疗方案告知崔先生时,他起初非常犹豫。在家人的支持下,崔先生决定放弃保守治疗,同意进行手术。

两次手术精准切除肿瘤和主动脉瘤

4 月初,崔先生的手术如期举行。杨宏宇带领的口腔癌治疗团队分为 2 组,同时进行肿瘤切除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置备,为病人开展了 " 左口咽颌颈联合根治术 + 下颌骨劈开术 + 左侧下颌骨部分切除术 + 左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转移修复术 + 气管切开术 "。由于术中电刀操作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工作,麻醉师必须密切观测监护仪上的各项指标,一旦指标有异,手术医生必须停止电刀操作,待各项指标好转后,才能继续手术。

最终,崔先生的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仅 500 毫升左右。术后,病人进入 ICU,在 ICU 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病人闯过了呼吸衰竭、心衰、肺部感染等难关。经历 13 天的治疗,病人成功转回普通病房。

5 月初,崔先生复查 CT,检查结果提示主动脉瘤形成,经心外科团队会诊,需手术治疗。5 月中旬,心外科任明明主任医师及团队为崔先生进行了 "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扫除了主动脉瘤这个 " 定时炸弹 "。5 月下旬,经历两次大手术的崔先生康复出院。后续回医院接受放射治疗。

口腔癌早发现、早治疗效果

杨宏宇提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口腔癌治疗的重要因素。当出现以下症状或表现时,需要警惕口腔癌,应该尽早看口腔医生:一是 2 周以上没有好转的口腔溃疡;二是排除牙周炎导致的多个牙齿松动;三是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变黑、变红或者变白;四是排除面瘫的一侧唇、舌麻木;五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疼痛;六是除外颞下颌关节病导致的张口受限;七是口腔中不明原因的出血;八是说话或吞咽时发生困难;九是长期佩戴的义齿出现松动或不合适。

" 单纯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未必是口腔癌,但是一定要及时就医,请口腔医生来判断,以免延误诊治,错失治疗时机。" 杨宏宇说。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彭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