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7-20
深晚报道 | “福田标准”来啦!来看看未来5年福田将有什么变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记者近日获悉,为推动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着力补齐深圳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福田区率先以高标准、高品质、现代化的 " 首善特质 " 创新开展了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及标准研究工作,编制发布了《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与规划指引(2021-2035)》(以下简称 " 福田标准 ")。

" 福田标准 " 涉及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教育设施、文体设施、小型环卫设施、小型消防设施、小型通信设施、社区快递设施九类公共服务设施 ,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涉及九类公共服务设施

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福田标准 " 包括总则、发展基础、目标理念、福田标准、规划指引、实施保障六个章节,根据分项预测法、环境承载力法等科学预测福田区人口增长,并以此为依据对九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别进行了近期目标(2025 年)和远期目标(2035 年)的规划指引,一起来看看吧:

1 社区管理服务设施

构建内容丰富、便捷易达的社区服务网络,建立高效复合的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精准的基层党建服务,满足市民多元的生活需求。

●近期目标

规划近期通过租用、购买物业和城市更新项目配建等方式增加社区警务室用房面积 0.8 万 m²,总规模达到 1 万 m²;增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管理用房面积 11.4 万 m²,总规模达到 12.4 万 m²;增加残疾人康复室用房面积 2.9 万 m²,总规模达到 2.9 万 m²。

●远期目标

规划社区管理服务设施配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管理用房、社区警务室总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 80m²/ 千人以上,残疾人康复室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 20m²/ 千人以上,总规模达到 24 万 m²。

2 医疗卫生设施

优化全区社康服务资源配置,提升社区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基层医疗集团的 " 强基层、促健康 " 功能定位,加强医防融合,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形成全面覆盖、适应需求、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通达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健康中国 " 深圳样板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

区属医院

●近期目标:规划区属医院近期增加 1600 张床位,总床位达到 4000 床,区属医院千人床位数达到 1.5 张 / 千人标准以上。

●远期目标:规划区属医院总床位远期达到 5000 床,区属医院千人床位数控制在 1.5 张 / 千人标准以上。

社康机构

●近期目标:规划社康机构总用房面积近期增加 15 万 m²,总建筑面积达到 20.7 万 m²;数量为 90 个社区级社康中心、27 个区域级社康中心,达到 " 一社区一社康中心,一街道一社区医院 " 的结构标准。规划新增社康中心 21 个,优先满足社康中心用房面积严重不足社区的用房需求,其他社区可结合相应的城市开发项目适当进行新建和扩建。

●远期目标:规划社康用房数量达到 105 个社区级社康中心,33 个街道级社康中心,总面积远期达到 24.6 万 m²,其中社区级社康中心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 "75m²/ 千人 " 以上。

3 养老服务设施

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养老服务全面覆盖。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制度完善、规模适度、运营良好、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养老服务格局。

●近期目标

福利中心二期规划用地面积约 2.5 万 m²,规划床位 1000 张。规划老年人托养中心设施用房面积近期增加 7.8 万 m²,总面积达到 10.5 万 m²;数量为 81 个社区级设施、11 个区域级设施,达到 " 一社区一社区级老年人托养中心,一街道一区域级老年人托养中心 " 的结构标准。老年人托养中心覆盖全区总计 92 个社区,规划 64 个社区新建老年人托养中心,28 个社区扩建或落实更新项目配建的老年人托养中心。

●远期目标

社区老年人托养中心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 70m²/ 千人以上,总规模达到 16.8 万 m²。

4 教育设施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坚持规模质量双提升,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实现 "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 ",打造与先行示范区地位相匹配的基础教育高地。

中小学

●近期目标:规划小学班数近期增加 896 班,建筑面积增加 93.6 万 m²,班数达到 2864 班;规划初中班数近期增加 294 班、建筑面积增加 32.9 万 m²,班数达到 1677 班。

●远期目标:规划小学班数远期达到 3309 班,建筑面积达到 30.0 万 m²,规划初中班数远期达到 1174 班,建筑面积达到 11.7 万 m²。

② 幼儿园

●近期目标:规划幼儿园班数近期增加 206 班,建筑面积增加 11.7 万 m²,班数达到 1589 班。

●远期目标:规划幼儿园班数远期达到 2184 班,建筑面积达到 9.0 万 m²。

5 文体设施

构建 " 以区级设施为示范、街道级设施为中坚、社区级设施为基底 " 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优先完善社区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场地(含用房)等基础保障性需求,满足多元化、特色化、全龄友好的文体活动需求。

① 文化设施

●近期目标:近期落实新增用地,新增区级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25.7 万 m²。如安托山博物馆群、沙头规划文化用地、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国际演艺中心等。其中安托山博物馆群,建筑面积 12 万 m²;沙头规划文化用地,占地 1.04 公顷,按容积率 3.0 取值,建筑面积 3.1 万 m²;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建筑面积 4.8 万 m²;国际演艺中心,建筑面积 5.8 万 m²。规划近期通过现状设施挖潜、城市更新落实等途径,规划街道级与社区级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 20.8 万 m²,达到 " 一社区一文化活动室,一街道一文化活动中心 " 的结构标准。

●远期目标:街道级文化设施的远期标准参照相关规范标准。规划文化活动室用房面积指标远期达到 "80m²/ 千人 " 以上,总规模达到 19.2 万 m²。

② 体育设施

●近期目标:近期通过落实新增用地,合计增加体育设施建筑面积 27.3 万 m²。如安托山规划体育用地、梅林规划体育用地等。其中安托山规划体育用地面积 1.8 公顷,梅林规划体育用地面积 1.6 公顷,按平均容积率 2.0 取值,新增建筑面积 6.8 万 m²;华强北、福保、福田、梅林、沙头五个街道落实区级体育设施,每处 2 万 m²,合计面积 10 万 m²;落实每处更新单元提供 5% 的非独立占地体育场地,面积 10.5 万 m²。充分挖掘社区级体育场地、中小学体育场地和公园体育场地,增加社区级体育设施。

●远期目标:体育设施的远期标准参照相关规范标准。

6 小型环卫设施

构建垃圾分类、零污转运、资源化利用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系统完善、布局合理、多功能复合的小型环卫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创建文明、舒适、优美、整洁、卫生的城市环境。

① 小型垃圾转运站

●近期目标:规划小型垃圾转运站箱位数近期达到 125 箱。

●远期目标:规划小型垃圾转运站箱位数远期达到 89 箱,推动垃圾减量化。基于福田区垃圾分类与减量化的总体趋势,针对现状垃圾转运站的运转和余量情况,增加现状垃圾转运站的日处理能力,同时利用低负荷垃圾转运站进行垃圾回收处理,促进垃圾的有效分类和回收利用,推动福田区垃圾减量化。

② 再生资源回收站

●近期目标:规划再生资源回收站数量近期达到 79 座。

●远期目标:规划再生资源回收站数量远期达到 80 座。

③ 公共厕所

●近期目标:规划公共厕所数量近期达到 236 座。

●远期目标:规划公共厕所数量远期达到 241 座。

④ 环卫工人休息室

●近期目标:规划环卫工人休息室数量近期达到 194 处。

●远期目标:规划环卫工人休息室数量远期达到 199 处。

7 小型消防设施

以 " 全面覆盖、整合力量、防消一体 " 为原则,着力引导 " 小而密 " 的小型消防站发挥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灭火救援等职能作用,有力筑牢火灾防控第一道防线。

●近期目标:规划小型消防站数量近期达到 65 处,重点填补服务不便区域。

●远期目标:规划小型消防站数量远期达到 79 处,每处小型消防站辖区面积控制在 1km² 以内。

8 小型通信设施

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确保通信机房设施适应通信业务增长和 5G 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

●近期目标:规划片区汇聚机房数量近期达到 119 个,重点填补服务不便区域。

●远期目标:规划片区汇聚机房数量远期达到 119 个,重点优化规划布局,提高设施标准。

9 社区快递设施

打通社区快递末端设施服务,构建 " 社区快递公共服务站 + 智能快件箱 " 末端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服务站自取、智能快件箱投递、上门投递等多元快递配送服务,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

●近期目标:规划社区快递公共服务站规模近期达到 2.9 万平方米,重点补足设施缺口。

●远期目标:规划社区快递公共服务站规模远期达到 3 万平方米,重点优化规划布局,提高设施品质。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

撬动民生 " 大幸福 "

公共服务设施 " 福田标准(2021-2035)" 引领行业之先,实施智慧化全周期管理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擦亮 " 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 " 品牌,撬动民生 " 大幸福 "。

" 福田标准 " 规划制定公共服务设施 " 一张图 ",实行动态管理。福田区同时开发了 " 公共服务设施动态管理平台管理系统 ",将各类设施现状、缺口、配建规划等信息叠加在一张底图上进行综合管理,整合新建项目、设施现状、人口、需求等实时数据,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使用和需求定期评估、设施规划决策更新,提升设施供需匹配度。

同时福田区授权福田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根据《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物业资产管理办法》,对公共民生服务设施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具体统一管理,设置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指标规划审核、方案设计及施工图纸审核、建设施工监督管理、物业接收、统筹调配及授权管理、使用绩效监督管理等职能,贯穿公共服务设施多元供给、规划建设、管理使用、绩效评价等,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高标准、前瞻性及高效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

撬动民生 " 大幸福 "

建立公共民生服务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记者了解到," 福田标准 " 一大特色便是——接地气,着力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由于存在各类设施普遍存在较大缺口、建设规模未达到应有的规范标准、设施布局不合理等难点痛点,公共服务设施 " 福田标准(2021-2035)" 旨在尽快补全民生必配的 " 社区级公共基础设施 " 短板,为全市做出典范。

" 福田标准 " 高标准、多维度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结合未来福田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划布局的总体思路,率先建立 " 区 - 街道 - 社区 " 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旨在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突出公共服务设施重心下移,加强街道级和社区级设施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的生活圈。

同时," 福田标准 " 贴近时代,积极匹配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趋势,满足互联网与快递服务设施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等需求,率先将社区快递服务设施、小型消防站、残疾人康复室等纳入公共服务设施。针对人们医疗、养老、文体等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合理提高相应设施规模,如将基层医疗标注调整为 " 社康站 400 平方米、社区级社康 1400 平方米、区域级社康(社区医院)3000 平方米 ",养老设施标准调整为 " 社区级设施为 1000 平方米,区域级设施为 2000 平方米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福田标准 " 新增社区体育活动室,填补了社区只有体育场地没有体育活动用房的空白,保障了社区居民多元化全天候的体育活动需求。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通讯员 福宣 编辑 方壮芳

相关标签

康复 福田 医疗 深圳 养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