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正值三伏天,兰州气温直逼 38 摄氏度,提前站在股道旁立岗接车的兰州车站客运车间上水工张啟珺在列车停稳后快速拿起上水管进行上水作业," 开阀、上水、拧水管 ",上水作业流程他们烂熟于心。在 4 站台,一群上水工在线路轨道间穿梭往来为列车上水,他们身着一件黄色短袖防护服,不时地用手抚去脸颊上不断流下一粒粒的汗珠,背部已经完全湿透,形成夏日高温铁路车站忙碌的身影。
兰州车站客运车间上水工每天的工作性质就是待列车停稳后,弯腰、拉管、插管、注水 …… 一整套连贯的动作,每个人每天要重复 800 次左右。每日,一列列火车经停或终到兰州车站的时候,上水工就是迅速拖着 10 多米的水管在轨道间快步走过,按照分工迅速地把水管插到车厢上的上水口,然后来回巡视检查,发现水箱满后,及时拔管、收管,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
进入暑运以来,兰州地区高温难耐,时而瓢泼大雨,面对各种复杂天气,他们风雨无阻奔波在各条股道之间,挥汗如雨、忍受酷暑,坚守着岗位。7 月 21 日下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上水工最繁忙的时候,两条股道上都停了列车。此时,火车与轨道之间狭小的空间就像一个蒸笼,天上骄阳似火,两边车体挡得密不透风,中间热浪灼人,加之铁制的车体和钢轨面温度更是超过了 40 余摄氏度,他们就是在这样的高温下给过往的每列车加满水。4 节车厢上水管全部插好后,张啟珺开始紧密观察每一节车厢上水情况,一旦水满,他迅速拔出水管,而奔跑于几节车厢的张啟珺已经满头大汉。过路车仅 8 —— 10 分钟的的停留时间,上水工争分夺秒确保为每一节车厢加好水,在仅有一米宽的狭窄过道里作业,要时刻注意安全。
烈日直射下来,顷刻间,身穿着长衣长裤的上水工似乎对这样的高温天气习以为常,作业程序一个不减,上水作业时,不仅要顶着烈日,还要面对车厢空调排出的热浪,中午时间段地面及钢轨温度最高可达 50 摄氏度以上,但为了保证旅客喝上水,他们平均每人每天要为 150 多节车厢上水 20 吨左右,行走 20 公里以上,鞋子也不知废了多少双。他们的脸上汗珠直冒,当汗水打湿的衣服紧贴在身,毒辣的阳光将面颊烤红,裤腿和鞋子被四溅的水花浸湿,工作一天下来,身上的工作服干了湿、湿了干,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才有了旅客乘车用水的方便和清凉。
兰州车站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车站连接陇海、包兰、兰新、兰青、兰渝五条铁路主要干线,每天上水的列车达 120 多趟。进入暑运,兰州持续高温,上水工们在火车与轨道之间狭小的空间内,穿梭往来为过往的列车加满水,服务南来北往的旅客。当旅客畅快用水的时候,对于上水工张啟珺来说心里充满了自豪。" 我是兰州车站客运车间上水组组长,我们主要工作是对 120 多趟列车进行供水作业,我们的作业现场环境比较差,在暑期股道内气温比较高,我们对南来北往的旅客送上一份清凉,使我们很知足、很快乐。" 张啟珺说。
" 我们 4 个班配备有 60 名上水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暑期用水,我们配备的人力还是比较充足,每天要接发列车有 120 到 30 辆列车,在暑期旅客用水的需求比较大,所以我们要配备充足的人力,还有设备天天都在维护,设备良好,人力充足,才能保证旅客的正常用水,现在在这个高温天气下,暑运以来,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但是我们上水员能够克服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在这个高温天气下,大家也没有任何的怨言,能够给每列车、每辆车供好水,保证旅客的用水,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也不怕高温,给我们的旅客列车辆辆都上好水,只要能满足旅客的需求,我们就是心满意足的、我们也是高兴的,这也肯定了我们的成绩,所以我们能感觉到很开心,暑运还是有一段时间到 8 月底截止,但是我们有信心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让旅客能感受到方便出行和温馨出行。" 兰州车站客运车间上水值班员张隽凯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通讯员 刘松强 文 / 图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