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 记者 郑炜文 / 摄 / 视频拍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而生命就是一场使命必达的登山之旅;这里也是东北抗联第二军、第三军、第五军的重要活动区域,抗联名将李延平、汪雅臣等一众烈士的鲜血曾在这里浸渍于凤凰山下 ……19 日,五常市第三中学校组织七、八年两个学年的 60 余名学生代表开展以 " 众行研学,行走在路上的课堂 " 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用画笔描绘学生心中的家乡五常,用重走抗联路的方式寻找红色基因的密码。
记者了解到,暑假来临前夕,为让学生们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中,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增长知识,同时也是为了感受民俗文化、学习林区历史、传承红色抗联精神,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五常市教育局与凤凰山森林旅游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红色研学活动,旨在通过登山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团队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在接触自然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在重走抗联路的过程中,用画笔描绘家乡美景、用相机记录家乡新貌、用文笔歌颂家乡新景祥,培育学生家乡情的同时,树高远之志把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五常建设好、发展好。
据悉,凤凰山是目前黑龙江省物种丰富度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被专家称为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有两江源头和北方延伸最长的峡谷瀑布群,且是有著名的狼头咀子抗联密营遗址,在山林间密布的抗联密营遗址,记录着抗联战士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
在当日的研学活动中," 红色基因传承 " 讲解教师刘丽丽向学生们讲述发生在凤凰山脚下东北抗联将士们的英勇事迹。刘丽丽介绍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当年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纵横于白山黑水间,与日本关东军浴血战的十余年间,共毙伤日伪军 178200 人。当年一批批抗联战士露宿山林荒野、顶风冒雨地在原始丛林沼泽中战斗、生活,经常是零下四十多度的气温下爬冰卧雪,往往数日吃不到粮食,只好用野菜、山果、草根等充饥、雪水饮渴,他们为的就是能让今天的孩子们不做亡国奴,能幸福、快乐的自由生活。同学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希望同学们回到家中,用自己的感悟、感思和感想,追忆并将红色基因密码牢记于大脑,今后学习生活中要听党话、跟党走,在时代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讲解仪式后,全体少先队员重温了少先队入队仪式,并向抗联英雄敬献鲜花。随后,全体师生还参观凤凰山植物标本展览室,了解植物、昆虫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们现场分组,体验植物标本制作的过程。同时,师生们还走进凤凰山民俗村,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泥土房、篱笆院、豆腐坊、小火车、狍子舍等具有典型东北林区特色的原貌,并了解了山河屯林业局的百年发展史。
少先队员、八年六班的王恩熙说,走进身边的原生态森林公园,就想到了王维的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的那份静谧与空灵,以前经常在新闻联播里听到绿色生态这个词,来到凤凰山研学旅行中,看到山青水美的自然和谐生态美景,更加明白了绿色发展生态保护重要性。看到绿树青山中的抗联密营,想想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东北抗联将士和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作为后辈一定要珍惜。作为新时期的少先队员要熟知 " 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御侮 " 的东北抗联精神,因为抗联将士中有很多是她的同龄人,小小年纪就在艰苦的环境下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拯救民族的大任,这种精神是伟大而崇高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定要向同学们讲述好红色故事,激励吾辈当自强。
五常市第三中学校长王义岩说,党的教育方针是 " 立德树人 ",坚持 " 让教育回归本真 " 和五育并举,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办学时多带领学生们多出去走一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科交叉融合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提高,把课堂建在 " 走出去、看得到、摸得着 " 的路上,让学生与大自然交朋友,让学生多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学习与旅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架起了学校和社会、学校与家庭交流沟通的桥梁,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
编辑 郑炜
值班主编 杨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