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7-21
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丨多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他就是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拉。

多拉出生于 1967 年,是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资源创新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藏文信息处理、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尤其在藏语计算语言学及藏文信息处理领域成果丰硕。

在语言研究延伸到信息工程领域的当今,各种标准研制成为重中之重。多拉在教学之余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标准研制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2013 年,多拉作为主要起草人,基于多年研究积累,厚积薄发,向国家信标委藏文信息技术工作组提交了《信息处理用藏文词类标记集(GB T 36337-2018)》《信息处理用藏文分词规范(GB T 36452-2018)》《信息处理用藏文文本文献标记规范(GB/T 36338-2018)》三项标准,该三项标准由全国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于 2019 年发布实施,这些标准的研制将促进藏文信息化的发展,并为从标准层面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

2013 年,多拉通过竞标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藏文《大藏经》十种版本全文数字化及智能检索研究 ",该课题是一项国家文化战略工程,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大藏经》各种版本的数字化保存,对于抢救与整理我国文化瑰宝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体现。多拉带领团队,克服研究难度大、任务重、工程量浩大等种种困难,通过 7 年的努力,保质保量完成了《大藏经》数字化研究任务,共完成《大藏经》9 种版本逾 100 万印版的文本及图像数据库的建设,并第一次实现了全文数字化及智能检索。这对民族文字古籍文献阅读与研究将会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是 " 一带一路 " 沿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信息时代,搜索引擎无疑是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2013 以来,多拉在青海省海南州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云藏藏文搜索引擎系统建设,承担了其核心技术研发任务 " 搜索引擎藏文自动分词与语言分析系统 ",并作为藏文搜索引擎技术总监设计架构并测试了云藏搜索引擎。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研发了藏文自动分词与语言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了藏文同义词搜索、藏文拉丁转写搜索、藏文拼写检查系统、藏文语义检索、藏文不同编码自转换搜索等功能,攻克了藏文智能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该项目的完成,结束了我国藏文字在信息化时代没有搜索引擎的历史,极大地推动我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的进程,为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云藏搜索于 2016 年 8 月正式开通运行,是一个集网页搜索、新闻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音乐搜索、百科系统、文库系统、知道系统等为一体的大型藏文智能检索系统平台。目前,云藏搜索用户访问总量已突破 30 亿次,日平均访问量达到 500 万次左右,用户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 77 个国家和地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珊珊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相关标签

搜索引擎 文献 甘肃省 教学 西北民族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