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说给我们听的语言,也是古人诗意栖居的创造。人们在劳动中学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气候而作,随岁月流转。
每年公历 7 月 23 日前后,进入大暑。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 12 个节气。而此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最为频繁的时期。
中国古人也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意思是说,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由于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而此时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壤高温潮湿,还随时有大的雷雨出现,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俗话说:"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
大暑的到来,意味着高温桑拿模式的开启。总之大暑的精髓就是一个字——热。
高温酷暑,上蒸下煮,在这蒸笼一样的地面,你是不是只想待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打着游戏,悠闲过完三伏天。但是时间回溯到东晋时期,那时候的车胤,可不止想着如何避暑。
他从小好学不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里的钱也只够维持温饱,再没有多余的钱来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也可以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自此他的学识与日俱增,后来也就步入仕途,官至吏部尚书。
家虽贫,学不辍,我们也要学习车胤的精神!
大暑虽然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但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之后就立秋了,所以大家再坚持一下!夏天的酷暑就快到头啦!
兰州日报社西游记工作室出品
策划制作 | 韩彤 周言文 孟夏
实习生 马芳乾 李庆 宗成贤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