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7-21
预计产粮4.2万斤!白云区首宗临时用地复垦水田喜迎丰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在白云区钟落潭镇竹二村,伴随着轰鸣的马达声,收割机碾过半人高的稻田,金黄的稻谷被一卷而空。经过超 100 天的精心培育,白云区首宗临时用地复垦水田案例终于收获成果。这里半年前还是一片工棚,三个月前还是一片荒地,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丰收的稻田,预计可收获 4.2 万斤粮食。这不仅是白云区临时用地复垦工作的一大突破,也是耕地保护长期努力所得到的成绩。

复垦后土质更肥沃,每亩增产 200 斤以上

据悉,该地块原是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依法办理的临时用地,土地面积为 42 亩。临时使用期满后,该公司将土地复垦为水田,成为白云区首宗临时用地复垦为优质水田的案例。

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施工总承包方中铁十九局高度重视临时用地复垦工作。中铁十九局相关人员介绍,在临时用地期满前,已组织工作人员对地上建构筑物进行拆除,白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全程介入,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 4 月份,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中铁十九局就开始组织人员栽种秧苗,经过 3 个月的成长,现已到收获季节。更为难得的是,在相关企业的努力之下,复垦后的土地质量更胜以前。" 土地明显更‘肥’了,作为临时用地以前最多能亩产 800 斤,现在看长势,至少是亩产 1000 斤。" 复垦后承包该农田的韦先生说道。按照每亩 1000 斤粮食产量计算,该地块预计可以产 4.2 万斤,按照市场价格,产量价值在 13 万元以上。

" 这样的水田复垦案例在全市都很少见。" 白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和中铁十九局以高度的责任心,高标准完成了该地块复垦,复垦质量甚至超出他们的预期。这也为白云区的临时用地复垦工作带来突破,并且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以他们为榜样,扛起责任,支持耕地保护工作。"

" 十三五 " 期间建成 4 万亩高标准农田,耕地保护见成效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作出 "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 的重要指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 " 占水田补水田、垦造水田、耕作层表土剥离 " 等新举措。

白云区作为高速发展的城乡融合区域,耕地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为此,白云区成立全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制定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护与绩效相挂钩,层层夯实耕地保护责任。

通过全区的不懈努力," 十三五 " 期间,白云区累计建成 4.08 万亩高标准农田、1000 亩垦造水田,建成田间道路 96 千米、水渠 42 千米,实现 "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 的目标;补划永久基本农田 3450 亩、耕作层剥离量约 14 万立方米。

上述措施也有效地确保了白云区耕地面积不减少,耕作条件不降低,同时保障了重大项目用地发展,有效促进了耕作土重复利用,调动了村民保护耕地积极性,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状,严格保护耕地。

白云区的耕地保护工作也得到了省市的认可,2012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得广州市 150 亩建设指标奖励,获得广州市 2013-2018 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优秀等级,2017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得省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

今年以来,白云区共补划永久基本农田 230 公顷,多宗临时用地通过验收,为历史之最,4 个垦造水田项目通过市级验收,预计将生成 1023 亩水田指标。白云区将以更大决心和最大努力在耕地保护工作上进一步下功夫,争取开垦更多耕地,在完成耕地保护工作的同时,保障白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 / 云宣 陈亮嘉 李凡 谭札烽

相关标签

珠三角 广东 轨道交通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