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鼻气味挥之不去,剧毒酸液就地倾倒,附近土地寸草不生 ……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从电动自行车上报废的铅酸电池大多流入了地下作坊,随意拆解翻新造成的污染触目惊心。(北京青年报)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电动自行车保有国,据统计,每年报废的铅酸电池,保守估计可达数百万吨。但是,仅有 30% 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多数被小作坊高价回收后粗放处理甚至任意排放,不仅导致大气、水体、土壤严重污染,还有可能被翻新成 " 品牌产品 ",重新流入各条销售渠道,成为暗含自燃等风险的 " 定时炸弹 "。
因此,让退役电池不再成为安全隐患,不仅要在监管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向创新要答案。一方面要开展治理创新,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避免 " 只管生不管养 "。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补齐补好电池的环保短板,让电池更加标准化、信息数据更翔实可靠,完善回收利用体系。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编辑 黄国梁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