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7-27
深晚报道|“大湾区组合港”开足马力 半年吞吐量近1.5万标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据深圳海关统计,顺德新港、北滘两条航线运作半年多来吞吐量近 1.5 万标箱,参与企业数、出口货值不断增长,目前顺德两港口超过 85% 的货柜选择以组合港模式进行进出口。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是深圳海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建设、促进深圳港加快发展的重点项目。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底层技术,通过海关监管流程优化,实现湾区沿海沿江分属不同关区的港口可共享港口代码组成一个 " 湾区组合港 ",货物在各码头间直接通过水路调拨,24 小时运输不停歇。

2020 年 11 月,首个试点项目 " 深圳蛇口—顺德新港组合港 " 正式启动,通过两个直属海关的协同监管,支持大湾区沿海的枢纽港和内河支线港一体化运营,企业可在支线港口一次性办结通关手续,由驳船运送到枢纽港口换装大船出海,大幅压缩通关时间和成本,对港口企业、船公司、生产企业等各物流链上下游参与方来说无疑是一项重磅利好。

美的集团旗下绝大部分制造工厂坐落于北滘镇,是北滘港的出口 " 大户 "。美的报关公司关务张经理表示," 目前集团公司大部分的出口家电均选用组合港模式出口,物流整体时长由过去的 5-7 天压缩至 2 天,企业的仓库周转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此外,组合港模式下还能免除舱单录入费用,仅此一项全年即可节省费用超 60 万元,企业非常受益。"

受珠三角水网航道水深、桥梁限高等因素限制,大型国际货轮无法直接驶入珠江水道,货物须先运至深圳西部港区进行转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让进出口货物直航模式变成可能,珠三角货主可直接对接枢纽港的大船,码头自主安排港口间的调拨。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首席执行官刘彬表示," 该模式下,港口可以更加灵活地调配资源,大幅提高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码头的堆存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有更多的货物吞吐,相当于码头的堆场实现了物理上的扩展。"

珠三角区域港口林立,各港航发展并不均衡,以流程优化、科技创新实现海运港口和内河码头监管协同,打造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现代化港口群,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能级的必然选择。为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深圳海关进一步响应业界需求,今年 3 月,开通 " 深圳蛇口 - 顺德北滘 " 组合港,家电制造业重镇北滘镇企业在 " 厂门口 " 就能搭上组合港的 " 直通车 ",实现 " 广货出海 " 江海物流无缝衔接。

深圳海关方面表示,将积极发挥开放先行的优势,加速 " 大湾区组合港 " 模式拓点延线成网,形成大湾区水运 " 一盘棋 " 的全局效应,对接全球互联互通大格局,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通关新模式。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王亚芬 邓小鹏

相关标签

区块链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 制造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