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程祈才、曾子怡 全媒体记者范晶摄影报道:城市的美,美在风景,更美的是这座城市里的工地建设者。连日来,南昌市气温持续走高,眼下是最炎热的时节。正当大家在空调房里躲避酷暑时,有这样一群人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头顶骄阳、挥洒汗水,为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忙碌奉献着。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艰苦劳作,用汗水 " 浇筑 " 城市的新高度,他们就是城市的建设者——工地建筑工人。
7 月 26 日下午 3 时,在省市重点民生工程——南昌市政开发集团凤凰洲公交枢纽站施工现场,焊接工刘良福正挥汗如雨地忙碌着。左手固定钢筋、右手拿工具,一边点焊这样的动作,对于刘良福来说,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天气最热时,钢筋温度可达 50 摄氏度,隔着手套都能感觉烫手。" 焊接工必须一丝不苟,焊花四溅时,头抬也不能抬,死死盯住焊接口,以防出现半点差误。" 刘良福说,他的工作都在室外,为了防止晒伤或被钢筋烫伤,工作时都必须戴厚厚的手套、穿长衣长裤。虽然这样会更热,但他早已适应。刘良福说,刚从事焊接工时,他也曾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产生过放弃的想法,但想到做任何事都不容易,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下午 3 时 15 分,南昌市气温达 34 摄氏度。在工地现场记者看到,泥瓦工万云兵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脸部也因为常年风吹日晒变得黝黑。万云兵说,泥瓦工的活不好干:" 我曾经顶着烈日连续浇筑了 8 个小时的混凝土,一天下来,皮肤晒得通红,碰着都有一些疼痛感。而每个夏天,我胳膊和脸上至少要晒脱三层皮。" 自从事泥瓦工以来,夏天只要上工地,他的衣服都是湿的。下班后,苏怀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衣服。" 一天下来,衣服上全是白花花的盐渍,每月光洗工作服就需要一袋洗衣粉。"
下午 3 时 30 分,一股热浪涌来,走在工地上胳膊被太阳晒得火辣。记者见到木工樊园先时,他手中的锤子还没来得及放下。在樊园先看来,这样的高温 " 烤验 " 已成习惯," 我最忙的一年,有 300 多天在工地上做木工。" 樊园先打趣地说,加固是最难的一道工序,时常会难倒他这个三十年工龄的老师傅," 加固好了才能确定其几何尺寸,不能出现误差,其垂直度、平稳度要求高,否则会影响建筑质量。" 每天在木模板上钉的钢钉近 2000 余个,他的双手已经 " 千疮百孔 "。排线、弹出水平和垂直线、电锯切割木板、误差控制在 2 毫米以内 …… 烈日下,40 多岁的樊园先腰间夹着工具,弯着腰,聚精会神地干着工地上少有的精细活,大颗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到他的脖子上。
" 为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工地调整了工作时间——歇中间,做两头,早上六点施工到十点,下午三点施工到七点,最大程度上避免工人们在高温、强阳光下工作。" 南昌市政开发集团凤凰洲公交枢纽站项目部负责人刘政告诉记者,高温天气时,合理安排施工环节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保证工期,一方面避免工人中暑、晒伤。此外,高温期间,该项目部还准备了大量绿豆汤、冷饮、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降暑食品和药品,虽然工期很紧,天气很热,但人性化的措施给工人们带来一阵阵清凉,也是 " 为民办实事 " 的一种具体体现。
值班编辑:唐月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陈明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