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7-27
从环保下手 “烂泥村”变成美丽乡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自 2016 年开始,广东环保集团对口帮扶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家寮村,五年共筹措资金 3519.81 万元,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脱贫保障、养殖产业发展、基层组织治理等方面重点着手,让家寮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至 2020 年底,家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111 户、家庭总人口 402 人,全部达到 " 八有 " 标准,实现了稳定脱贫,而家寮村也从一个破烂泥泞的省定贫困村,变成了村道笔直整洁、村民幸福宜居的美丽新农村。村子好了,以前在外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乡建房,仅 2020 年家寮自然村村民就自主新建了 130 套左右的新房屋,这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家寮村乡村振兴的发展。" 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多亏了广业集团(广东环保集团的前身)的慷慨帮助!多亏了驻村工作队对我们这么用心的帮扶!我们才有现在的好日子。" 贫困户的认可,是对驻村工作队五年来帮扶家寮村的最佳褒奖。

■家寮村鸭子养殖扶贫产业。、

六大基建工程让村子面貌一新

家寮村位于雷州半岛,村民多以种植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为主,经济收入非常低下,2016 年该村被评定为省定贫困村。家寮村下辖 7 条自然村,全村总人口 914 户、4568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 111 户、402 人。

在广东环保集团来家寮村帮扶以前,村子道路多是泥土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村民出行非常不便。" 家寮村的基础设施底子非常差,集团从 2016 年以来,共派了两批驻村干部共六人,通过先后两轮的帮扶,终于让家寮村旧貌换新颜。" 广东环保集团派到家寮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胡永明说,他是 2018 年来到家寮村的,当时经过第一轮的帮扶,大力推行三清三拆、铺设水泥路等,家寮村的整体面貌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变家寮村整体面貌,广东环保集团将精准扶贫工作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美丽乡村行动相结合,共投入 2200 多万元,组织完成了六大基础设施工程:修筑村道、巷道共 46.25 公里,全面完成村道、巷道硬化路工程,使全村道路交通畅通无阻;建设多座小型水利设施,变 500 多亩旱田为沃土;在主村干道安装 142 盏太阳能路灯,完成路灯工程建设,便利村民夜间出行;发挥集团优势,开展环境整治工程,并通过宣传改变村民环保理念,使家寮村 " 美丽乡村 " 的面貌得以持续;新建村委会大楼,让村两委干部更好地为村民群众服务;完成家寮小学综合楼续建工程,让村里的基础教育硬件得以改善。

■贫困户住房改造前。

■贫困户住房改造后。

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产业助增收

道路通畅了,村道明亮了,环境变美了 …… 家寮村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们对广东环保集团的帮扶举措越来越认可和支持。家寮村经济底子薄,为了帮助家寮村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当务之急还是要发展有前景、可持续的规模产业,这样即使在工作队撤出后,家寮村仍能继续激发内生动力,获得稳定收益。为此,从 2017 年起,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家寮村成立合作社,利用周边林地和前期扶贫扩挖的鱼塘发展养殖产业,以 " 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 的模式,打造种养基地,并交由旭升种养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生产经营。

" 在前期产业帮扶的经验积累下,我们决定由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滚动养鱼、养鸡、养鸭、养鹅等,这样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适时研究调整经营模式,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保证项目获得利润。" 胡永明说,目前家寮村有两口鱼塘可同时养殖鸭子,总养殖能力为 10000 只。更值得一提的是,驻村工作队通过引导、发动和扶植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以 " 学习养殖技术 + 务工收入或经营收益分成 + 扶贫项目利润分红 " 形式参与经营,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饲养家禽家畜,并帮助他们寻找销售途径,尽量使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增加收入,培养提高自主脱贫致富能力。目前,家寮村已建立电商服务站、电商物流点,为村民代购代销农产品,同时正在与有关鸭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和有关电商平台洽谈相关合作事宜,一旦产品成熟,就可以立即在线上平台 " 南粤分享汇 " 进行销售。

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通过发展养殖(养鸭、养鱼等)产业、投资光伏发电、汇通等项目,家寮村目前每年固定收益达到 45 万元以上,村民的就业和增收有了稳定保障。

■家寮村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提升。

倾尽全力解决脱贫 " 老大难 "

在广东环保集团的帮扶下,家寮村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而大部分贫困户也都通过帮扶,生活渐渐好了起来。然而,越是到脱贫攻坚的后半段,驻村工作队所面临的 " 脱贫困难户 " 中 " 老大难 " 问题就越严峻。

当时有位 58 岁的老人叫陈某某,因年龄问题不符合五保户认定条件,但其体弱多病,不能外出打工,独居的他平时就依靠邻居和亲戚朋友接济生活。为了帮他摆脱贫困,驻村工作队一方面加大建房资金的支持力度,2019 年给予补助 4 万元帮他建了新房,并帮助他申请低保和临时救助,另一方面在产业帮扶机制上做了调整,保证他能实现稳定收入,确保不返贫。" 为了帮助陈某某实现自主脱贫,我们还帮他申请了 4000 元的生活补助,作为养殖启动资金,鼓励他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家养殖‘走地鸡’。" 胡永明说,驻村工作队还帮他找到销售途径,与帮扶单位在湛江的成员企业广业环保集团湛江经营部达成购买协议,以不低于同期市场价格购买他养的 " 走地鸡 "。如今,陈某某的 " 走地鸡 " 养殖已经初见成效,获得收益的他也扩大了养殖规模,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有信心和干劲。

■贫困户领取产业分红,脸上笑开了花。

像陈某某这样的脱贫困难户,在家寮村还有不少,他们有的因病致贫丧失生活信心,有的因学致贫等等,在广东环保集团驻村工作队的倾力帮扶下," 有病的带去治病,没有信心的就多方面鼓励他,家中确实困难的再申请额外帮助 ……" 胡永明说,正是带着不落下一个贫困户的决心,驻村工作队在家寮村完成了危房改造 68 户、实施 " 村村通 " 安全饮水工程帮助全村近 5000 人喝上安全水、放心水等民生保障工程,并在 2020 年底实现了家寮村全面脱贫的目标。

家寮村脱贫了,但 " 人走心不走 ",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变,广东环保集团的帮扶也并未就此止步。为此,广东环保集团和家寮村干部一起谋划,共同出力,着力加强党性教育。" 一方面依托新落成的家寮村村委会大楼建设‘初心广场’,集村务服务、党群服务、爱党爱国教育于一体;另外把家寮村党群文化楼设计为‘心连心平台’,用戏剧、歌唱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进行党史教育;再就是把构树种植基地和家禽养殖基地打造成两个‘乡村振兴基地’,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将乡村振兴落实到实处。" 广东环保集团党委负责人介绍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相关标签

美丽乡村 广东 基础设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