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7-28
省机场集团帮扶陆丰白沙村:路通水好生活改善 村民有了自豪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如何发挥白沙村 5000 多亩优质咸淡水养殖水域的资源潜力 , 是打造产业造血功能的关键。 ( 受访者供图 )

自 2016 年定点帮扶汕尾陆丰市桥冲镇白沙村以来,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省机场集团 ") 投入 2318.48 万元积极开展民生帮扶工程。在省机场集团五年前帮扶白沙村之初便开始担任扶贫联络员的陆文兵,在 2019 年投身到驻村扶贫工作队中去,白沙村的一切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记在脑海中: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从 " 后队 " 变为 " 前列 ",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转变,村民 " 吃水靠买、种地靠天 " 已成为历史,水产养殖产业发展为全村摆脱贫困带来了希望。

即使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但省机场集团并没有就此停下帮扶的步伐,陆文兵向新快报记者转述了省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克俭的指示:" 省机场集团将继续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助困,扎实开展新一轮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省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克俭 ( 左 ) 到白沙村调研扶贫工作。

通水修路亮灯海边小村焕新颜

白沙村人口多且密集,人均自然资源少,贫困发生率高。帮扶之初,最影响白沙村民生的,就是两个 " 水 ":一个是自来水,井水由于靠海无法饮用,村里没有铺设自来水管,吃水要到村外买,对此村民怨声载道。另一个是灌溉用水,曾经唯一的一条灌溉水渠是从 5 公里外的地方引来的,后因年久失修荒废了三十多年,村民种地只能 " 靠天 ",遇到干旱,颗粒无收。

" 当时村里污水横流,村道尘土飞扬,村委会是几十年前建的铁皮屋顶平房,村集体更是长年零收入,光是维持村两委的日常正常工作都成问题,莫要说带动村民致富。" 陆文兵回忆,正式定点帮扶后,张克俭就第一时间带队现场调研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回来后他叮嘱,一定要将帮扶工作作为公司党委重点工作来研究推动,着力解决村民最迫切需求和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问题。

随后,省机场集团先后 4 次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和历任驻村干部,反复走访现场和实地调研。在摸清 " 家底 " 后,制定实施帮扶白沙村的第一批规划,即 2016-2018 三年规划和配套实施方案,投入 1200 余万元实施安全饮水、村庄美化、交通改造、产业发展、固本强基、文化健康 " 六大工程 "10 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通过第一批规划,白沙村路通了,水来了,灯亮了,村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经过硬化的道路也不再尘土飞扬,污水横流的景象和靠天吃饭也成为过去。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令村民们对家乡产生了新的自豪感:" 村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说‘一到我们白沙,路就好了’。"

2019 年,省机场集团制定 2019-2020 年帮扶白沙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 第二批规划),投入 900 万元,实施主导产业生产道路硬底化、养老院、党建广场等 8 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除了农贸市场因为中途设计方案改动而尚未完工,其他基础设施都已投入使用,尤其是改造建设后的白沙村党建活动广场,约 500 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四周铺设鹅卵石道路,中间植草砖,是每天村民散步的 " 必打卡点 "。欢快的广场舞音乐和孩童的嬉闹声,在明亮的路灯下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华彩乐章。

■白沙村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为 38 户有鱼塘的贫困户每户发放了 3 万尾优质虾苗 , 引领农户科学养殖。

产业与消费扶贫结合带动村民创收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省机场集团在这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投入 150 余万元,向村民返租了 60 亩养殖水域,在进行必要基础设施修整后,购置相关生产设备,引入省内知名的养殖专家指导之余,还精心选定两名项目带头人,派往广州海鸥岛学习了三个月的养虾技术。

"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专业养殖知识,生产设施不完善,村民养殖也是靠天气、赌运气,产量低,无法保障收入。" 陆文兵说,建立示范基地的目的之一正是要示范带动其他村民科学养殖,打造白沙村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基地还在试验阶段,虽然只是初见成效、略有增收,但活虾成活率高、质量有保证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村民的耳中:" 现在不时有村民过来取经,询问养殖技术,积极致富的氛围已经被带动起来了。"

积极谋划产业 " 造血 " 能力的同时,省机场集团也不忘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尤其是去年碰到疫情,刚有收成的养虾示范基地,产品销售一度遇到挑战。省机场集团对此高度重视,集团党委专门发文,组织开展 " 以购代捐 " 扶贫产品认购活动,组织各单位以工会采购、饭堂采购、员工认购等方式消费扶贫产品。据统计,截至 8 月 10 日," 以购代捐 " 活动得到集团各单位和广大员工的热烈响应,共售出虾干 1400 多斤,加上萝卜干、番薯、土鸡蛋等土特产,销售额达 36 万多元。不但解决了扶贫产品的滞销问题,还实现利润近 4 万元,目前已全部发放给有劳动力贫困户。

■省机场集团聘请的中国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教授王广军 ( 中 ) 指导白沙村水产养殖。

将村民的民生小事当 " 头等大事 " 来解决

" 感谢省机场集团,让白沙村这几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村民们碰到省机场集团扶贫工作队时常说的一句话。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省机场集团与当地政府和村两委干部们五年多来的共同努力和付出的艰辛。他们将村民的一件件民生的 " 小事 ",当作是自己工作中的 " 头等大事 " 来解决。他们在工程受阻、项目受挫的时候,耐心地反复调解、认真规范地调整设计。

" 以总计投入 200 多万元灌溉水渠复通项目为例,为了复查核实灌溉水渠的通路,技术人员顶着烈日徒步,还要一路清理杂草树木,更棘手的是沿途坟墓占地,工作队和村干部做了 8 户村民三四个月的思想工作才解决了问题。" 陆文兵说道。

252 户 1222 人,白沙村的贫困户之多在全省排前列,工作量相当于大多数工作队的几倍,时常需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尤其是撤队的日子临近,他们不但没有丝毫松懈,反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其中,甚至连续多个周末都无法回家跟亲人团聚:" 为了确保移交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把一些工作做在前面。新的工作队来到也会结合实际协助,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

在帮扶的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陆文兵都接触过:" 但只要我们为他们做一点点小事,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潜移默化地,有更多的人对我们展露出欢迎的笑容,甚至帮助我们开展工作。" 后来,在遇到工程受阻、用地纠纷时,很多都是由村民去说通村民,化解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才得以继续。

先后两批帮扶规划项目相继落地见效,圆满完成了相对贫困村和 252 户贫困户 " 两个百分之百 " 退出工作。省机场集团党委工作部和扶贫工作队在 2021 年分别被评为 "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并连续在 2016 至 2020 年获得年度扶贫济困红棉杯之铜杯。看着如今各项基础设施齐备、居住和出行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的白沙村,陆文兵相信,打好了各项根基的白沙村一定能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脚步。

■平整宽阔的村道 , 不但方便了村民出行 , 也解决了制约全村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发展的生产设施 " 最后一公里 " 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彧 通讯员 陆文兵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 编辑:曾贵真 / 美编:张汉松 / 校对:蔡佳

相关标签

脱贫攻坚 基础设施 汕尾 乡村振兴 村干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