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07-28
“河南文物局局长哭了”上热搜!暴雨过后,文物怎么样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连日来,河南多地遭遇罕见持续性强降雨。作为文物大省,河南现有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有世界文化遗产 5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0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70 处。暴雨来袭后,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郑州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等相继发出紧急闭馆通知。

据国家文物局此前消息,河南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水毁险情。郑州商城遗址、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等地覆土坍塌,但文物本体暂时安全。那么,河南文物和历史遗迹现在还安好吗?灾后修复将如何进行?

馆内进水,工作人员紧急转移文物

万幸馆藏文物完好无损

日前,河南文物局局长田凯在朋友圈的一条动态让许多网友心疼。他写道:“文物人太累了,我没有办法保障文物不受损,郑州博物馆馆长说,作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们的生命重要,我泪流满面 …… ”

就在几天前,郑州博物馆新馆经历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物抢救。20 日暴雨当天,博物馆南大厅大面积进水。“因为雨下得太大,屋顶积水很多排不出去,水就没过了屋顶的通风管道,顺着管道水流下来了。”郑州博物馆副书记、副馆长郭春媛回忆道。

不久后,郑州市防汛指挥部下达一则指令 —— 郑州博物馆新馆作为泄洪区需要紧急撤离。紧急时刻,博物馆工作人员首先想到的是文物。他们迅速组织起多支队伍将馆内一层和二层的 400 多件文物,包括大量馆藏一级文物紧急转移至四层的库房。郭春媛说:“没有任何损伤,这也是万幸。”

△ 郑州博物馆紧急转移文物,郑州博物馆提供

遗址、古建筑部分坍塌本体暂时安全

亟需专家勘察和制定修复方案

可移动的文物在工作人员的守护和博物馆的庇护下可以幸免于难,但不可移动的遗址、古建筑就没那么幸运了。

郑州市文物局副局长胡鹏表示,郑州市内遗址、古建筑众多,暴雨给这类文物的安全造成很多隐患。“经过初步了解,因为雨水的冲刷和积水的影响,一些古建筑部分墙体出现裂缝,一些古遗址的个别地方出现滑坡。”

郑州商城遗址是受影响的古迹之一。这处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内,距今已有 3600 年历史。暴雨后,城墙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原本相对平整的外层剥落,松散的黄土暴露在外、凹凸不平。

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主任马玉鹏坦言,这次的暴雨暴露出此前保护措施的一些漏洞。“比如说排水,尽管我们把它清理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段流水不畅;水管太小,水顺着城墙上面漫出来,对城墙侧坡冲刷,形成滑坡。”

暴雨来临之前,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采取了清理排水沟、准备防汛物资等相应措施,起到关键的作用。城墙没有一处出现完全的坍塌,包裹在保护层里的墙体本体没有受损。

马玉鹏介绍,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将一些出现墙体裂缝的地段进行抢救性修复,以免造成坍塌等二次伤害,而墙体剥落的修复还需更精准的方案。“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收集数据,请专业部门进行全面勘察、做修缮方案。然后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申请专项经费去进行实施保护工作。我们城墙内侧原来埋设的排水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

除了郑州市区,受灾严重的巩义市也是古迹重地,北宋皇陵就位于此。记者看到,陵区内没有积水,但有几处地方出现轻微塌陷,已被工作人员用警戒线围住。

据了解,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景区内遗址、文物基本无恙。安阳博物馆有渗透进水情况,但文物库房、展厅的文物安然无恙。

百万物资将发放到受灾严重单位

国家已启动资金支持文物保护工作

近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西花海棠公益基金会筹集价值 100 多万元的救援物资抵达郑州,郑州市文物局副局长胡鹏表示,这些物资将全部发放到各区县(市)受灾严重的文物单位。

胡鹏:一个是各区县(市)文物资源比较密集的、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例如巩义、新郑、登封,有倾斜性地支援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另外,市区的博物馆、纪念馆、受灾比较严重的一些古遗址,我们会优先考虑把物资送到大家手里。

日前,国家文物局决定动用文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项目资金,支持河南受灾文物应急、支护、抢险及勘察勘探等,确保受灾文物第一时间得到保护。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标签

河南 暴雨 博物馆 郑州 古建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