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红古区法院驻红古区劳动监察大队法官工作室接到红古区劳动监察大队反映, 王某某等 21 名农民工因与甘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临夏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拖欠劳务费发生纠纷,因两公司之间还涉及工程款结算的问题多次协商仍未能妥善解决,邀请法官工作室介入调解。
为了尽快化解纠纷,将法院化解矛盾、定分止争职能嵌入诉源治理大格局,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方联动、分层递进、多元化解,将区法院驻劳动监察大队 " 法官工作室 " 的机制落实到实处。2021 年 7 月 13 日,红古区法院在接到该邀请后,速裁团队王军法官与李翠兰法官立即赶到劳动监察大队了解案情。
在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并认真分析研究案情后,两位法官一致认为应该把 21 位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放在首位,调解的主要方向要放在督促用工单位尽快履行劳务费方面。初步形成处理方案后,两位法官首先给甘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临夏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耐心细致的阐明法律,告知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区分不同法律关系的必要性,并从他们各自利益角度出发,告知拖欠大批劳务费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要求涉案企业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经调解后,甘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同意两位法官提出的先解决农民工工资、再提起工程款诉讼的提议,并要求各方当事人都到法院解决具体事宜。
7 月 14 日,在 21 名农民工拿着证据及银行卡等到达法院后,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审判庭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办案团队有序分工、互相配合,一组人员逐一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欠付工资数额及领取劳务费的银行卡信息并引导当事人填写文书材料,一组人员详细记录案件调解过程。甘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也积极配合调解,根据其经济情况提出履行义务期限,很快就拖欠的 100000 余元劳务费达成规范、正式的调解协议。另一边,在诉前调解的过程中,立案窗口工作人员将办完手续的案件一一跟进,及时录入系统立案;另外一组办案人员对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已立案案件快速拟稿、校对并签发裁判文书。7 月 19 日,甘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将 21 名农民工工资分别支付给其本人,该劳务合同纠纷集团诉讼案件最终圆满解决。
红古区人民法院始终立足审判职能,坚持推动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 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针对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劳务合同集团诉讼案件坚持快办快审、调解优先,确保了社会效果与法 律效果相统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烁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