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现在的孩子们
或许无法真切感受到
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的艰辛
但我们不能忘记
老一辈雷山人的付出
下面一组珍贵的老照片
带你看看老雷山人的风采吧!
老照片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响水岩电站发电车间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76 年 8 月 19 日,战斗在雷公山上修建 764 工程雷公山公路的民兵们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86 年 11 月,雷山县民族锑矿冶炼厂点火试产,12 月试产成功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72 年雷山县陶瓷厂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 1970 年 8 月,湘黔铁路复工建设。图为雷山县民兵团与二处五营工人挑灯夜战,争分夺秒,大战 100 天,力争路基成型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 1973 年 11 月,雷山县九十九知青农场建立。图为首批知青满怀激情奔赴九十九知青农场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在 " 农业学大寨 " 运动中,雷山县多地实施改河造田工程。图为 1975 年,雷山县丹江区固鲁公社固鲁大队改河造田情景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银球茶生产车间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脚散茶场一角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84 年 11 月,雷山县饮料食品厂生产的猕猴桃果酱荣获贵州省优秀新产品奖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85 年,雷山县饮料食品厂生产的银球茶获轻工部优秀产品奖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86 年 12 月,雷山县饮料食品厂生产的银球茶、 天麻茶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88 年,雷山县饮料食品厂生产的银球茶、天麻茶分别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金鹤奖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雷公山调频电视转播台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炉山至榕江公路雷山段全长 79 公里,1955 年 12 月开工,1958 年 4 月竣工通车,为雷山通车之始。图为炉榕公路雷山县桃江乡干脑村回头弯路段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76 年 8 月 20 日,雷山县丹江区东风公社固鲁大队猫猫河生产队(今丹江镇猫猫河村)通电话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雷山大桥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 " 大跃进 " 时期,雷山县修建乌东至龙塘灌溉渠道。1958 年 6 月 28 日,图为该渠道黄里坳高架木枧槽建成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前,乡村中小学教学楼多为木质结构。图为 1957 年由当地群众投工献料修建的方祥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达 1440.64 平方米,是雷山县最大的木质教学楼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76 年 8 月 20 日,乡村医生到猫猫河村入户给群众看病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苗族妇女们在制作服饰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57 年,雷山流动售货组下乡设摊销售日用品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苗族姑娘在民贸商店选购民族商品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图为 1982 年 5 月,响水岩电站开工建设,1983 年建成投产,装机 640 千瓦,为 20 世纪 80 年代前雷山县最大电站
如今的雷山
已然发展成为精致秀美的县城
就像远离世俗的一方净土
让人忘记了压力与烦恼
真是一座 " 宜居、宜终老 " 的小城
雷山的发展
离不开老一辈雷山人的辛勤耕耘
而想要延续雷山的活力
更需要年轻一代雷山人的努力
让我们秉着老雷山人身上
那股吃苦耐劳、拼搏奋进的精神
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吧!
来源 雷山发布
编辑 陈问菩 / 统筹 杨秀福 / 签发 吴如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