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0 日,记者走进东郊校园," 全国文明校园 " 的牌子悬挂在校门口,显得格外醒目。据悉,学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统领,拓宽立德树人途径,努力建设师生同心协力,运行高效开放,环境高雅宜人,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文明校园。
据了解,学校多向拓展,推进活动阵地建设。一是发挥少先队德育工作主阵地作用。完善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礼仪示范岗、国旗下讲话等平台功能。二是提升 " 讲堂 " 功能。丰富 " 家长讲堂 "、" 学生讲堂 " 内容形式,使其成为培训学习、交流观点的理想场所。三是建设 " 完美教室 "。通过教室环境美化、班级制度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提升班级文化,凝心聚力。四是搭建多样展台。利用教室走廊、墙壁、校园文化墙等载体,组织开展班级板报评比展示。五是发挥网络教育平台功能。让微信公众号、班级 QQ 群等成为交流信息、传播正能量的通道。
学校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班主任工作为抓手,课堂教育为阵地,家庭社会为辐射,将创建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各方面。学校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利用 " 七一 "" 国庆 " 等重要节点,开展 " 中国梦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另外,学校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开展 " 真诚言行待他人 " 主题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开足上好体育课,持续开展大课间操、班级足球联赛等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活动达一小时以上。设立心理咨询室,研发《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系统架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网络教育,疫情期间推出 12 期 " 心理健康云课堂 "。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方面,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动艺术课堂教学改革,开设剪纸、葫芦丝等 10 余门社团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竞赛活动,发展学生艺术特长。在增强学生生活本领方面,贯彻《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开设财商、研学和 STEAM 等综合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创建绿色学校,对照校园建设目标,狠抓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硬环境与软人文相融合,让墙壁、花园、道路会育人。开好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用网,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亚斐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