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官好,我毕业了,您看这是我的毕业证,还有学位证书!" 近日,一位个头高高、眉目舒展的大学生,面对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刘山泉,腼腆而又骄傲地说着这番话。谁能想到,身为天之骄子的他,曾经因为涉嫌犯罪差点身陷囹圄。站在一旁的父亲望着这一幕,眼睛不由自主地泛出了泪光 ……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沿海某省的大二学生阿松是个军事迷,他加入好几个相关的聊天群,也认识了一些枪迷。2019 年 7 月,阿松打算利用暑期做代购赚点钱,于是在群里说自己要去香港,有群友说香港可以买仿真枪。阿松 " 哦 " 了一声,很快便有两人发来私信,请阿松代购几支仿真枪和两个弹夹。
谈好价格后,2019 年 8 月,阿松坐火车来到深圳,订了一间酒店。第二天,他去香港买了两支仿真枪,平安地回到酒店。隔了一天,他又去香港带了几支仿真枪,这回被海关工作人员抓住了。经鉴定,这些枪均是以压缩气体为动力发射弹丸的非制式气枪,按照枪支管理法的规定,这属于 " 枪支 "。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国(边)境,阿松已涉嫌走私武器罪。
检察官提审时,阿松悔恨交加:" 我觉得我买的仿真枪应该是国家禁止出入境的物品,但不是很确定 …… 一想到别的同学都在学校上课,我却要在看守所忍受铁窗之苦,我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此堕落 ……"
办案的第二检察部余宏文检察官,不但高大帅气,更具人文情怀。一篇广为流传的网文《当我们执正义之剑时,我们还爱着》,就出自他的笔下。文中说," 在通往正义的道路上,爱不应该缺席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把阿松关押起来,他将失去继续求学的机会,人生的轨迹可能从此改变,对社会而言,也少了一个有用之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一个没有涉足社会的大学生。刑法应该给认罪悔罪的年轻人,多一些改造的空间 ……"
2019 年 9 月,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以无社会危险性为由,不予批准逮捕阿松。得以重新回到校园的阿松,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为此,阿松父母专程赶到深圳,给检察官送来一面锦旗。当时,阿松的父亲刚说了几句话,就哭了起来,他哽咽着说:" 我以为儿子出不来了。"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继续对阿松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阿松的父亲再次来到深圳,给儿子做担保人。父亲又一次哭了,恳求检察官给他的儿子一次宽大处理的机会。
从走出看守所那一天起,阿松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 " 搞清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我要做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与此同时,阿松刻苦钻研学业,参加学校举办的爱国教育主题活动、创新创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校先后三次出具在校表现证明,证明阿松思想、学习、生活表现良好。
" 阿松并非以贩卖枪支为业,被现场抓获后,即如实供述酒店中还有两支仿真枪,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且涉案枪支均为气枪,枪口比动能较低,均未流入社会,从聊天记录看,买家也主要用于拍视频、真人 CS 游戏等用途,社会危害性不大。" 考虑到阿松正在读大学,本人认罪认罚,现实表现良好,从教育挽救的角度慎重考虑,2020 年 4 月,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对该案作出不起诉处理,并对阿松予以训诫。
当检察官第三次见到阿松的父亲,告知他处理结果时,他泪水滂沱,完全收不住。长期压抑在这位父亲心头的包袱终于卸去,这一次的哭,应该是高兴的哭,放松的哭。那天晚上,余宏文检察官深有感触地在朋友圈写下了自己的感慨:" 司法是威严的,它惩治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但司法也是有温度的,它严而不残,润物细无声地修复社会关系。司法正义的体现,就在于情、理、法之间的动态平衡。一人羁于囚,十人奔于途,百人忧于心。这位父亲的三次流泪,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我们办的是小小的案子,影响的却是别人的一生。挥法律之剑,怀悲悯之心,难道不应该是每一位法律人的写照吗?"
案子办结了,办案检察官依然持续关注着阿松的成长。不久,阿松的父亲打来电话,告诉检察官阿松学习成绩很好,已经找了一家工作单位在实习,学校充分考虑了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没有再作处分。电话那头,传来了父亲爽朗的笑声。
如今,站在检察官面前的阿松,身姿挺拔,笑容阳光。除了毕业证,他还带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 我即将到社会上工作,考验我的时候到了,我要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坚守法律底线,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报答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报答父母,报答社会,报答祖国 ……" 对此,检察官深感欣慰:" 司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惩罚罪犯,而是要让人获得新生。希望阿松以此为戒,让这段本不该有的阴霾,在奋进的人生中永远消散。"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