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我是社区志愿者,请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健康码和行程码麻烦出示一下,配合我们测量体温 ……"8 月 2 日上午 9 点多,在南通市崇川区青年西路体育馆东路入口,76 岁的张荷英守在防疫卡口,一次次拦下行人进行检查,花白的头发让她格外醒目。遇到手机操作不熟练的,她还会进行现场指导。
△张荷英坚守在岗位上
瞒着女儿做志愿者
" 现在手机接受信息比较快,我各种软件都有,每天都在上面看新闻。" 相比于很多同龄人,作为虹桥街道新西社区福昌邻里党支部书记,张荷英手机用得非常 " 溜 "。她学习使用手机并不是为了娱乐,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作。最近在微信群里看到征集志愿者的信息后,她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
△获得 " 光荣在党 50 年 " 纪念章
这次做志愿者,张荷英是瞒着同住的女儿的。前不久张荷英外出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右胳膊骨折,最近才刚刚拆掉石膏,胳膊还没有完全恢复。" 要是被她(女儿)知道了,一定不会让我出来。我都是跟她说是去小区转转,家里人都不知情。" 张荷英告诉记者,要是用力的时间长,胳膊还是会有些发胀,现在用左手比较多。
胳膊使不上劲,就没办法骑电瓶车。因为小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从张荷英的家到卡口需要绕一圈路,她每天早上都要步行 20 分钟左右过来。出门前,她都会戴上口罩、遮阳帽,做好防暑措施,并郑重地在左肩别上 " 党员志愿者 " 红袖章,在胸口端端正正地戴上党员徽章。
社区劝她不要来,她说身体还能扛
作为一名拥有 55 年党龄的老党员,张荷英时时刻刻都将党员的责任铭记在心。" 党员就应该在这种时候发挥带头作用,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骄阳下,张荷英瘦小的身影总是站得很直,遇到不配合的行人也会进行耐心的劝说。8 月 1 日下午,一名外出买菜的市民在返回小区经过卡口时,被拦下后嫌麻烦不愿意出示健康码,但最后还是被张荷英说服,换位思考后也非常体谅志愿者们的工作。
△张荷英在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
拦车、查码、量体温、放行 ……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每天张荷英都要重复无数遍。她所在的卡口毗邻南通体育馆,周围老小区和新建的商品房小区林立,附近还有一个人才市场,每天人员流动频繁,防疫工作压力很大。虹桥街道发动社区网格员、邻里理事、城管队员和社区志愿者等参与进来,展开全面摸排和为居民测温查证,轮班完成 " 守卡任务 "。
考虑到张荷英的年纪比较大,新西社区特地给她安排了比较清凉的时间段,每天早上 8 点到 10 点半左右,到时间了就提醒老人早点回家休息。" 当时我们收到她的报名信息后,也劝过张书记不要来了,天气太热了。但张书记说她身体还能扛,执意要过来。" 新西社区党委书记钱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社区安排张荷英和比较年轻的志愿者搭档,也方便给老人更多的照顾。
居民被她打动也来当志愿者
而这已经不是张荷英第一次来到抗疫一线了。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张荷英在卡口当了 20 多天的志愿者。这次 " 重回岗位 ",老人还即兴赋诗来鼓励大家," 上一次守卡是冬天,我们不畏严寒并肩作战,这次守卡是夏天,我们顶着烈日挥汗今朝!"
△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老人乐观顽强的精神,也在炎热的天气给大家注入了 " 能量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张荷英退休前在南通市曙光漂染厂担任工会副主席,19 岁时就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江苏省劳模,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如今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58 岁的社区邻里理事长汤美琴就是被她的精神所打动,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 当时张书记正在卡口查两码,汤美琴正好经过,看到她顶着烈日坚守一线,又惊讶又感动,当即就表示也要报名参加。" 钱洁说,在张荷英的带动下,已经有 3 名志愿者加入进来,这样的正能量正在不断地传承和延续下去。" 她手上的石膏刚拆完,就来到抗疫一线,让我们深受感动。她的这种奉献精神,也会指引着我们继续为民做好实事。" 钱洁表示。
通讯员 汪洋 刘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严君臣 花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