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0-12-11
【档案观止】“有备而来”的合肥师范学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合肥师范学院

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它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办学过程呢?

今天,

档案君带您走进合肥师范学院。

关于合肥师范学院的建立,早在 1956 年有关部门就开始编制规划了。在合肥市档案馆,就馆藏着一份 1956 年 8 月 18 日编制的《合肥师范学院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

这份《计划任务书》从 " 学校性质、专业设置及最大发展规模 "、" 事业发展计划 "、" 建筑地址 "、" 总体布置简单说明 "、" 基本人口计算 "、" 基本建设任务与投资计划 "、" 分期建设与分年建筑项目 "、" 自然环境 "、" 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等九个方面对合肥师范学院进行了设计和规划。

○《合肥师范学院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封面和目录

" 合肥师范学院各课均按四年专业设制,最大发展规模为 7200 人。" 关于学校近期最大发展规模的规划,不但有总的目标,而且以图表的形式详细规划了各系的具体发展规模。在专业发展计划方面,则规划 " 根据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计划在 1957 年秋季先将安徽师范学院三个系邀来我院授课,并在可能条件下争取更多个系来院授课,至 1958 年各系正式招生。至 1965 年到达最大规模 7200 人。"

这份《计划任务书》中涉及最多的是学校的具体建设方面。

○《合肥师范学院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内文

在基本建设任务与投资计划上," 估计全部投资约需 2330 万元(不包括人民防空工程)"。在此前提下,《计划任务书》中又制订了分期建设与分年建设项目,这其中包括近期工程,"1957 年主要集中力量建筑数理化教学楼,1958 年主要建筑校行政办公楼,1959 年主要建筑生物、地理教学楼,1960 年主要建筑操场和图书馆,1961 年及 1962 年主要是继续完成生活用房的建筑。" 而远期工程则是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提高,比如,将学生宿舍由每室原居 8 人改住 3~4 人,因此需要建设一部分生活用房。

在这样详细的设计和规划下,可以说,合肥师范学院是 " 有备而来 "。

1958 年,中共安徽省委开始对安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决定将设在芜湖的安徽师范学院按文、理两科分别建院,其中的中文、外语、历史、地理等部分系科调迁到合肥,建立合肥师范学院。1958~1959 年合肥师范学院建院之初,就开设了政教、中文、历史、外语、地理、教育等 6 个系。

在教学方面,合肥师范学院从建立之初就密切联系实际,积极贯彻师范学院必须 " 面向中学 " 的原则,学院各系除与本院附中建立经常的联系外,还与其他学校建立联系。

○《关于合肥师范学院与我市部分中学发生联系的通知》

从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合肥市教育局 1960 年 4 月 15 日下发的《关于合肥师范学院与我市部分中学发生联系的通知》中我们看到,合肥师范学院与合肥一中、 二中、三中、四中、六中、七中、八中、十三中及合肥师专等近 10 所中等学校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通知》中还附文《合肥师范学院 1959 — 1960 学年度第二学期联系本市中学计划》,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 根据这个计划的规定,将这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保证该院研究任务的完成。" 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经常性联系活动,能够 " 密切我院与中学的关系,使师生了解并熟悉中学情况,学习把教育理论运用于中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际中去的初步能力,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 共同研究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程堂义 韩君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