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科教之城的合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大批高等学校在合肥建立、腾飞。
今年又恰逢合肥工业大学建校 75 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 50 周年、合肥学院建校 40 周年 ……
合肥的这些高校在发展中都有哪些故事呢?让我们翻开一些尘封的珍档,为您一一讲述。
我们知道,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是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创建的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解放后几经变迁,校址由蚌埠迁至淮南,后定址合肥,于 1958 年 9 月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特别是刘少奇同志,在学校新命名一个月后就前来视察。
" 发展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
刘少奇视察合肥工业大学的时间是 1958 年 10 月 19 日下午 1 点左右。据档案记载,刘少奇首先来到校办电机制造厂。在学生设计生产的一台庞大的 1050 千瓦电动机前,他向同学们询问了电动机的性能和使用情况。校党委书记孙宗溶向他简要地介绍了同学们试制 40 千瓦和 1050 千瓦电动机的经过。当孙宗溶说到同学们经过反复试验、大胆实践,终于研制成功 1050 千瓦电动机时,刘少奇听了连连称赞同学们的创新精神。
○ 1958 年 10 月 19 日,刘少奇同志(左二)视察合肥工业大学(图片来源:合肥市档案馆)
在学校教育展览室,当刘少奇走到矿石展品前时,孙宗溶向他介绍说," 这是今年 9 月地质系同学到安徽各地普查收集来的矿石,一共查出 50 余种矿石,蕴藏量 9 亿吨。" 刘少奇点头称好。当看到钡铁淦氧磁体(磁钢代用品)时,他问:" 这个可以选矿吗 ?" 站在一旁的柴登榜教授答道:" 可以。" 看到导磁铁心时,他又问:" 可不可以代替矽钢呢 ?"" 小的可以代替。" 柴登榜回答道。据当时陪同参观的人后来回忆,在参观的过程中,刘少奇说得最多的就是,称赞同学们在科研、实验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随后,刘少奇又来到学校会议室,听取学校负责人关于学校教育情况的汇报,并同他们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刘少奇说," 发展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明确的,这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人才 ……"
但当听说当时学生上课专业要结合生产,实行上课和生产四、六开时,他又很严肃认真地说:" 教学质量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学生关心,教师关心,我们也关心。你们学校现在还是要以读书为主,一部分时间劳动。现在大学还没有普及,大学还不多,大学要以读书为主,不要降低教学质量。如果妨碍质量,可以减少劳动。" 这一席话语重心长,在今天听来依然意义非凡,既表达了刘少奇同志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关切之情,也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远见卓识。
" 发展高科技要靠年轻人 "
1960 年 2 月 23 日,邓小平同志来到合肥工业大学视察。当时在校办工作的孔荣贵曾是邓小平视察活动的接待者之一。2014 年,笔者曾采访孔老,他也回忆起了那段特别难忘的时刻。
○ 1960 年,邓小平视察合肥工业大学(图片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 小平同志一直对科技兴国比较重视。所以他一下车,就问陪同的孙宗溶书记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怎样。" 据孔老回忆,当邓小平听到孙宗溶说刚过去的一年完成科学研究 900 项,今年 1 月份完成了 123 项时,邓小平赞许地点点头。在参观静电加速器等电子仪器展品时,邓小平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新方法,要多研究和做试验。做试验嘛,不要怕失败,要继续试下去。"
还有一件事情让孔老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件比较 " 尴尬 " 的事情。当邓小平视察到瓦斯警报器设备的时候,久候在设备前的学生们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让小平同志知道他们是如何保证矿山上采矿安全的。可是同学们实验了好几次,警报器就是没有任何反应。同学们都尴尬得面红耳赤,一旁的领导也心急如焚。不过,邓小平并没有生气,还说了一句让孔老难忘的话:"(警报器)不报警,看样子我们这里没有瓦斯啊!" 幽默的话博得满堂大笑,顿时尴尬气氛烟消云散。
" 你们搞得对!发展高科技就是要靠年轻人,希望你们将来研制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来。" 孔老一直记得参观结束时小平同志说的这句话,而对小平同志最深的印象也就四个字:平易近人。
小平同志题写合肥工业大学校名
1960 年视察合肥工业大学后,小平同志与合工大的渊源还在延续—— 1979 年夏,他又亲自为合工大题写了校名。
○邓小平题写的合肥工业大学校名(图片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据档案记载,1979 年 7 月 16 日,刚登黄山从北海归来的邓小平经过一夜的休息,很是精神,这天他即将启程返回北京,当时的安徽省领导万里、胡开明等一行人来为小平同志送行,其间,胡开明开门见山地向小平同志请求,希望小平同志能够为即将更换校牌的合工大题写校名。小平同志欣然应允。
早饭一过,工作人员把小平同志引导到二楼的一个小会客室。小平同志进去时,文房四宝都已摆放整齐。他走到桌边,提起笔,沉思片刻,先写了几个小字,然后挥毫泼墨,没有停顿,没有犹豫,一气呵成,写下了 " 合肥工业大学 " 六个大字。小平同志写完后,还细细端详了一下,问:" 我这个字就是这个样了,怎么样啊?" 在场同志都高兴地说:" 好!好!" 从此以后,合肥工业大学就启用了小平同志题写的校名。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程堂义 韩君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