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04
深晚报道 | 揭秘中国举重队东京大捷 中国力量背后有强大中国智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夺金大户 " 中国举重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以 8 人参赛收获 7 块金牌 1 枚银牌的战绩取得东京大捷,创造该项目奥运参赛历史最好战绩。这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不仅体现了 " 中国力量 ",背后也蕴含了 " 中国智慧 " ——如果没有五年来的深谋远虑和精准规划,这些奖牌来得不会如此顺畅。

东京奥运会延期只是中国队在这个周期遇到的困难之一,国际举重联合会 2018 年 7 月忽然更改全部参赛级别才是中国队遭遇的 " 第一劫 "。由于国际举联的贪腐、兴奋剂等问题,全球举重运动遭受重大打击,国际奥委会减少了其奥运会参赛规模,原先的男、女共 15 个级别改为 14 个级别,并对设项级别大幅更改,和往届相比面目全非。

这是全球举重人都面临的难题,但是中国队及早行动,积极应对、调整运动员参赛级别,努力保住优势并寻求新的金牌增长点。

2020 年 3 月,由于全球疫情大流行,一系列国际大赛被迫延期。但是,中国举重队丝毫未受影响,因为他们早在 2019 年底就获得了 8 个奥运满额参赛资格。

2020 年,国际举联要求获得满额参赛的队伍要通过比赛 " 激活 " 奥运资格,中国队不得不 " 咬牙 " 出征。参赛前 1 个月,中国队就制定了长达 3000 多字的《参赛疫情防控、交通旅行、应急工作方案》,涵盖了出征全过程各个方面,中国队一行几十人无一人感染。

记者观察到,中国举重队抵达东京后,所有赛前训练、参赛都按部就班进行,没有人抱怨烦琐的防疫,也没有人因疫情感到焦虑。

" 中国智慧 " 还体现在比赛中的战术指挥上。例如谌利军的 " 逆风翻盘 "、吕小军挺举中通过改变试举重量逼迫对手挑战人类极限等案例,已经定格为举重比赛的 " 经典一幕 ",这里无疑都蕴含着举重的 " 战术智慧 "。中国队背后的复合型保障团队包括营养、康复、体能、技术分析、心理和生理生化的监测等,这些手段更是蕴含着高科技人才的智慧。

中国力量,强者更强。但是不要忘记,正是中国智慧,托举这支 " 王牌之师 " 走上了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之巅。

新华社记者 刘阳 苏斌 王恒志

相关标签

吕小军 康复 东京 成绩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