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加小鹏的活动前,我贼兮兮地问了我女朋友一个问题:什么事情是不方便在客厅、房间里,只能去车上做的?
没想到她智商突然上线,反问我:这件事是不是得撕扯着喉咙,搞不好邻居会投诉你的那种?
我心里一怔:好像是吧 ···
她轻蔑一笑:看球赛。
或许我不应该把即将去参加小鹏 P5 百变智能空间分享会的消息告诉她,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一个事实:如今的汽车作为第三空间,与我们各个生活场景正在无缝衔接。
在小鹏 P5 刚刚发布之际,官方便称其能够立体化打造除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众所周知,在粤港澳车展上正式预售的 P5 主要介绍了两个卖点,首先是配备激光雷达的 XPilot 3.5 硬件 + 城市 NGP 功能;其次便是这个智能「第三空间」。
何为智能第三空间?想要真正理解这个时髦的词汇,首先在于对三个空间范围的理解,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人的活动范围除了分布于第一空间(居住空间),第二空间(工作空间)以外的地方,都可以将这些活动的场所归结为「第三空间」。
老实说,在如今智能化浪潮下,几乎每个厂家都将旗下的智能电动汽车赋予过第三空间的意义,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在车内 K 歌、练瑜伽、煮火锅的各类宣传海报,前几年还有厂商举办过 48 小时足不出车的类似“行为艺术”的活动。或许正是这些带有噱头式的营销让大多数消费者提起第三空间时显得并不怎么感冒。
不少人都听过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也备受星巴克粉丝的推崇,那是星爸爸打造的一个除了生活、工作之外可供消费者感到轻松、愉悦、抚慰精神的社会空间,在我看来,星爸爸的第三空间的社交属性更为浓厚,而小鹏汽车所要打造的“智能第三空间”更多的是真正从服务用户使用场景出发,来提供娱乐、睡眠、户外、生活、DIY 不同场景的智能延伸。
根据小鹏汽车产品规划部副总经理江卫忠在现场表示,小鹏 P5 除了能够进一步释放驾乘者的时间和精力,用户更多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可移动的百变舒适空间」。
具体到其覆盖的五个场景上,X-Paly 娱乐场景是通过在车内搭载投影仪和幕布,结合全部放倒的座椅以及充气床垫,实现从车辆到类似一个小型电影院的转化,从而让车辆具备更强的娱乐属性。
不论是当下如火如荼的奥运会,或是平时关注的某个联赛,不得不承认在车内看直播其实是件很爽的事情,因为可以随时随地,找个安全的地方,将座椅放倒,并与后排座椅相连形成一个沙发床,再通过投影仪和撑满整个座舱的幕布来播放自己想要观看的内容,当然也可以用来打游戏、K 歌等,或者只是单纯的睡个觉。
在现场,为了方便体验嘉宾成功睡上小鹏 P5,工作人员准备了睡眠套装。这个选装包包括 Air 云感抱枕被、Air 云感速充床垫与床笠(单双人),以及 Air 记忆圆柱枕,可以说是 360 度无死角服务了。
与此场景相同,剩下的 X-Sleep 睡眠场景、X-GO 户外场景、X-Life 生活场景、X-DIY 场景也是围绕一个核心硬件或功能进行扩展开发的。比如 X-GO 户外场景,它的搭建核心就包括车载冰箱以及小鹏 P5 的对外供电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迪卡侬数据显示,中国露营市场从 2018 年起稳健增长,2020 年起持续爆发。P5 能否继续顺势带动这一趋势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它所提供的这个反向充电器,表面上支持的是外接音响,电火锅,电烤炉等各种用电设备,实际上支持的是我们那股逃离城市的钢筋水泥,让自己暂时忘掉焦虑,与世界断了联系的冲动。
我们经常会问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相信 P5 真正吸引的正是那些走出户外、身处林间、田野间与手机“决裂”的用户,你可以一边打着火锅喝着红酒,一边欣赏远处的雪山;也可以手持望远镜眺望天上的繁星;还可以跟朋友围在温暖的壁炉前小酌夜话。
而我之所以对娱乐场景和户外场景感触颇深也是正因为在我的意识里,或许也是相信能真正正视 P5 第三空间属性的用户群体也会因此而被打动。
此前很多质疑其为噱头的口径莫过于第三空间概念不过只是处于探索阶段,第三空间只是一个附加值的角色,很难左右消费者对车型选择的意愿。
刚好,巧合的是,小鹏最近把 slogan 改成了「未来交通的探索者」,是的,小鹏对自己的认知再清楚不过了,虽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只要提出了探索,那就得认认真真做下去。
终有一天,当这些应用场景从“探索功能”变为行业共识,当交通工具蜕变成为第三空间的载体,你们一定会夸赞小鹏的先见和勇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