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8-04
这也是战疫!南京21个孩子在这个隔离点收获成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1 个房间,21 扇门,每一扇门背后,都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或和家长住在一起,或单独入住。

这里是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的一家酒店,目前被启用为本轮疫情的一个隔离点。8 月 4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隔离点此次共安置来自南京江宁区的 113 名隔离人员,其中有 21 名未成年人。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假期。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孩子们在这里得到悉心照顾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

21 个孩子组成一个特殊的夏令营

8 月 4 日是 21 个孩子入住该隔离点的第五天。五天来,他们没有打过照面,彼此间却逐渐熟悉了起来——年纪还小的幼儿园小朋友在床上蹦蹦跳跳的声音、加入 " 童心抗疫群 " 的一个个名字、即将在 " 云朗诵 " 比赛中上传视频参赛的面孔 …… 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彼此,这也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他们甚至感到,是在一起参加一个时长 15 天的名为 " 成长 " 的夏令营。

为了让孩子们不觉得隔离生活枯燥难熬,打消他们的不安和焦虑,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和 21 个孩子所就读的学校(幼儿园)取得联系,对应学校的老师每天一次和隔离中的学生一对一连线,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南京市将军路小学的副校长潘虎是该隔离点专班的联络组成员,他已经从事教学工作 30 多年。为了让孩子们的隔离生活过得更充实也更有意义,他和同事们发起了童心抗疫活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对应的活动——小朋友有识字和画画比赛、中学生有朗诵比赛和征文比赛,奖品也是五花八门,从糖果到书本,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 等到隔离结束就会送到孩子们手里。

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真的觉得像是来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当然,和传统的夏令营不同,他们不能照面,一切都要依靠 " 云互动 " 进行。

一台带着消毒水味儿的平板电脑

开学就要读高二的李柯宇(化名)这个假期过得很特别,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带有消毒水味道的暑假。

家住江宁区禄口街道的李柯宇是这 21 个孩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他要接受的考验也多了一个——需要和家人分开,自己住一个房间。李柯宇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和父母分开住," 第一天住进来,我都没怎么睡好。" 李柯宇说,一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但是到了隔离的第五天,他已经可以适应自己的 " 独居生活 " 了。

" 这里的饭很好吃,我每天起床之后吃了早饭就看看电视,看看书,再做会儿作业 ……" 李柯宇的隔离生活既简单又充实,不过前两天,他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所在的中学过两天就要开始上网课了,但他上网课需要用的平板电脑却被落在了家里。

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知道情况后,比他还要着急,立即开始替他想办法,最终,潘虎以前的学生从家里带来了一台闲置的平板电脑。经过消杀,带着消毒水味儿的平板电脑被送到李柯宇的手里。

记者了解到,随后学校发来的学习资料,也会由工作组负责打印,经过消杀后递给李柯宇。

李柯宇告诉记者,他会珍惜这 15 天的隔离生活,知道自己配合做好隔离,也是一种战疫。他相信自己会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成长许多。

工作人员手机里的 6 个微信工作群

南京市玄武区司法局副局长茅晓春是该隔离点专班的负责人,他一打开手机,迎接他的就是众多的 " 小红点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一个一个点开这些 " 小红点 ",处理未读消息。

未读消息多数是隔离人员发来的。有隔离人员反映他每天要服用药物,药必须要用冰箱冷藏。茅晓春和同事们便连夜找来一个冰箱,把它抬到楼上,放在隔离人员的门口。有隔离人员不小心手机跌碎了屏,完全没法使用。茅晓春和同事便想办法找来一部热心市民特地拿来的二手手机,让她先用着。也有隔离人员嘴馋了想吃零食,按规定不能让他们接触外来食物,工作人员们就在他的送餐备注里写上每餐多送一个水果,让他解解馋 ……

隔离区域包含酒店的六个楼层,茅晓春把隔离点的隔离人员按楼层分别建了六个群," 分开建群,可以让我们能更及时地和隔离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茅晓春告诉记者,这六个群里也时常会出现让工作人员暖心的话语," 你们辛苦了 "" 饭太好吃啦,我肯定又胖了 "…… 这让工作人员们有了满满的成就感。茅晓春说," 隔离人员都特别好,很配合我们工作,我们将心比心,也会尽力帮他们把问题解决好。"

现代快报+/ZAKER 南京记者 陈子秋 / 文 吉星 / 摄 顾闻 / 后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