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邓雯婷)疫情发生后,南京禄口街道被划为高风险地区。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禄口法庭现有干警 10 名,法庭干警集中隔离 2 人,居家隔离 5 人,法庭宿舍隔离 2 人,禄口防疫一线志愿服务 1 人。在隔离的日子里,他们经历了什么?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禄口法庭
在隔离点的办案手记
讲述人:禄口法庭庭长 李侠
7 月 26 日,禄口法庭所在的茅亭社区与白云路社区、机场社区和永兴社区所在的连片区域,调整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因一直在法庭工作到 7 月 20 日,我作为有中高风险地区行程史人员,被带至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
△李侠(左二)
初入隔离点,我安慰自己,隔离也是抗疫,既来之则安之。隔离期间,劳逸结合,让时间慢下来,正好把没写的文书写完。
撸起袖子写的第一个文书是一起交通事故致死案,被告驾驶员全责,有保险足够赔,事实清楚,赔偿项目也少,相对简单。这个案子唯一特殊的地方就是驾驶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案件尚未移送至检察院,驾驶员希望我组织他与死者近亲属调解,他愿意在保险理赔款之外另行赔偿,以取得死者近亲属的谅解。
原告突然痛失至亲,但因事故发生后,驾驶员作为肇事方未能亲自上门赔礼道歉,因而调解意愿并不强烈。驾驶员内心有愧,但认为原告提出的数额过高,超出其赔偿能力。此前调解了一个多小时,双方差距过大而未能调解成功。
算完各赔偿项目的金额,我很快写完了这个文书。但想起功亏一篑的调解,心有不甘。于是,我趁着被隔离有了时间,决定再和双方联系一下试一试。
打开小程序微法院干警端,我找到了原告律师以及被告的手机号码。我先打给原告律师,说明身份以及因隔离无法用办公电话联系。一听我被隔离,原告律师笑了,她因为到禄口开庭变成黄码也在隔离,相同境遇瞬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简单沟通后,原告律师很爽快地答应了再做原告工作,我又不放心地叮嘱,万一不行我直接与原告沟通。紧接着,我又打电话给驾驶员,询问他的近况以及对案件的想法,他再次主动跟我说,希望我做调解工作,他愿意按照我上次建议的金额与原告达成调解意见。两个小时后,原告律师告诉我,原告同意了本次调解方案,我赶紧问原告律师原告工作是怎么做通的?原告律师说:" 可能是这次突发的疫情,因为原告最后说,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
挂断电话,我有些感动。在这场与病毒赛跑的战 " 疫 " 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一线全力迎战、奋勇前行,大家都在尽力克服疫情给工作、生活造成的不便。这一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更加宽容与体谅!
疫情隔离终有尽,静待山河无恙时
讲述人:禄口法庭法官 朱斌
根据街道防疫要求,我作为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实施集中酒店隔离,同住家属实施居家隔离。我在雨中被带到了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开始了隔离生活。来得匆忙,除带了几件换洗衣服、洗漱用品、笔记本电脑外,就带了几本书。
到 8 月 4 日,我已经隔离一周了,日子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但连着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只能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屋子里,哪也去不了,还是有些苦恼的。隔离的日子还在继续,我也想分享一下这些天我的收获和思考。首先就是尽可能规律生活。其实越是隔离,越不能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隔离的日子里,只有规律作息才能让日子过得快一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都好过一点。坚持锻炼,保持消耗。因为每天坐着不动,觉得身体都生锈了,所以逼着自己每天都运动一下。虽然出不了门,但是仰卧起坐、俯卧撑还是可以做起来的。
隔离期间,全市法院线下工作暂停,同事们纷纷报名前往禄口街道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成为最美逆行者,还有人庄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这次,他们肩负守护的使命向禄口逆行,而被隔离的我只能默默祝福。
隔离,其实换个角度更像是一种自我挑战,或许它也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你会明白其实人生哪有事事如意,很多事会出乎意料,猝不及防,而我们能做的有时往往只是坦然接受。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所以请好好珍惜自己,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法院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