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实地走访 , 了解车主心声并对话交警
近日 , 广州交警发布两份征求意见稿 ,《关于调整电动自行车和其他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通行范围的通告 ( 征求意见稿 ) 》 ( 下称《通行通告》 ) 和《关于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的通告 ( 征求意见稿 ) 》 ( 下称《登记通告》 ) 。提出对全市符合条件的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管理 , 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从全市行政区域调整为中心区部分区域。同时指出经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约通行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 , 可在限行区域内通行。
近年来 , 随着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 加之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 , 公众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 对电动自行车出行需求激增 , 随之而来的是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以及乱穿插、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也日渐突出。记者获悉 ,3 月以来 , 广州全市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30.1 万宗。2021 年上半年 , 全市共发生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 189 宗 , 死亡 24 人 , 同比分别上升 56.2% 和 14.29%。
一头是市民的出行、就业需求 , 另一头是电动自行车交通乱象频发 , 新政能否真正缓解两者的矛盾 , 破解电动车出行之困 ? 市民对此新政有何看法 ? 为此 , 新快报记者赴多点进行走访调查。
■三元里大道私人出行车主不戴头盔现象普遍。
走访
三元里大道 : 私人车主违规行为较多
7 月 28 日 15 时许 , 新快报记者来到位于三元里大道的 T 字路口走访 , 此处紧靠瑶台、沙涌南两处城中村。该路口车流量大 , 行驶状况较为混乱 , 大量电动自行车在车流中穿行。记者选择了其中一条斑马线作统计 , 十分钟内 , 该斑马线有五次绿灯 , 共通过电动自行车 104 辆 , 其中有约三分之一的车主未戴头盔 , 闯红灯现象 4 例。车流中的外卖电动车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 其余为私人出行 , 而不戴头盔、违规载人、骑行过程中玩手机等现象主要在私人车主中发生。
16 时许是幼儿园放学的时间 , 路口顿时多了许多用电动车载孩子的家长。大部分家长让孩子坐在电动车后座上 , 但并未给孩子戴上头盔 , 能做到 " 大人小孩一人一盔 " 的家长屈指可数。有大约 5 例为一名家长搭载两个小朋友的情况 , 多为后座和前踏板各坐一个小孩。
沿着 T 字路口西行 200 米便是三元里地铁站 C2 出口 , 这里等待搭客的电动自行车早已排起了队。当时有五辆电动车停在地铁口 , 都加装有遮阳伞 , 车主均未戴头盔。" 下班时间更多 , 从这里一路排到前面去。" 旁边服装批发市场的一名保安向记者透露。17 时许下起了大雨 , 地铁附近交通情况更加混乱。人行道尽头小路口处停着三四辆等待载客的电动车 , 斑马线被严重堵塞 , 轿车、共享单车、电动车、行人在此处挤作一团 , 有两名电动车车主因刮蹭而发生争吵。 " 这样 ( 骑电动车上下班 ) 比较方便 , 共享单车也不是每次都能找到。" 家住前进大街的一名女士边取车边说。当得知电动车可能限行的消息时 , 她表示理解 ," 会用其他出行方法 , 上班主要还是坐地铁 , 电动车是离地铁站太远才骑的。"
■天河体育中心附近的十字路口人行横道上 , 电动车数量不少 , 大部分车主都佩戴了头盔。
市二宫 : 极少家长会给孩子戴头盔
8 月 6 日 19 时许 , 新快报记者来到市二宫地铁站附近的富基广场。正值下班高峰期加之当天有小雨 , 接送孩子的家长较多 , 大部分家长都能遵守规定佩戴头盔 , 但只有极少数坐在电动车后座的孩子佩戴了头盔。傍晚时分 , 富基广场对外的十字路口有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进行引导 , 电动自行车、行人冲红灯的现象有所减少。记者随机观察了 10 分钟 , 在密集的车流中 , 前后共有 16 名左右的电动自行车驾驶者未按规定佩戴头盔 , 并没有发现闯红灯、乱穿插等行为。后雨势转大 , 大部分电动自行车做到减速行驶 , 有 4 名电动车驾驶者穿戴了雨衣而并没有戴头盔 , 有两名撑起了加装遮雨棚同时也没有佩戴头盔。
番禺市桥 : 部分电动车不遵交规险象环生
在即将划定为非限行区域的情况又怎样呢 ?8 月 7 日 10 时 30 分 , 新快报记者在距离市桥地铁站不远的某十字路口观察发现 ,10 分钟内经过该路段电动自行车共有 215 辆 ( 载有 0 — 3 人不等 ) , 其中车主未佩戴头盔或后座未佩戴头盔的共有 97 人次。其中一台电动自行车上竟载了 3 人 , 两名小朋友站在电动车前方的踏板中 , 后座坐着一名女士 , 除了驾驶者之外 , 其余三人均未佩戴头盔。
■番禺市桥 , 电动自行车车主不戴头盔的行为随处可见。
记者发现 , 该十字路口在机动车停止线前划定了一条非机动车停止线和车流引导线 , 待路口信号灯转变时 , 私家车、公交车等机动车起步速度稍快就会与行速较慢的电动车、单车等擦肩而过 , 甚至有部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电动车驾驶者直接横亘过两三条车道通过路口 , 险与后方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发生碰撞 , 险象环生。
记者随机采访了在番禺某镇街上班的郭小姐 , 她表示 , 在番禺周边上班对电动车需求还是很强烈的 ," 骑电动车我最快 20 分钟就可以到单位 , 如果坐公交需要转车 , 运气好的话半个小时可以到 , 运气不好通勤时长会达到 1 小时 , 最主要是在番禺公交等候时间普遍很长。" 郭小姐也提及到电动车乱象 ," 我为人胆小 , 开电动车时能够走人行道就绝不走大马路跟那些汽车、公交车肩并肩 , 平时也有看到很多不戴头盔、逆行等行为 , 不过最近好像看到有志愿者在红绿灯路口引导 , 感觉情况好了一点点。" 被问到对即将实行的电动车上牌新规定 , 她说 , 不太清楚自己的车符不符合 " 新国标 ", 担心办理上牌手续会很繁琐。
■天河路体育东路口 , 交警拦下未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车主。
焦点 1
限行区域内存量电动车如何解决 ?
将在限行范围内设置过渡性管理措施
据悉 , 此次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优化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从全市行政区域调整为中心区部分区域。
家住三元里瑶台的汪女士平时需要骑电动车到幼儿园接儿子放学 , 她表示 :" 电动车限行肯定 ( 对出行 ) 有影响。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两个孩子 , 我也是 , 姐姐在瑶台上小学 , 弟弟在北站路口上幼儿园 , 隔着好一段 ( 距离 ) , 公交也不方便 , 电动车不让开那我怎么接送孩子 ?" 汪女士希望政策能更灵活 , 在早上和下午各有一个放行时段 , 方便上班族上下班、家长接送孩子。
广州交警回应 , 此次将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从全市行政区域调整为中心区部分区域 , 主要是考虑交通运行状况、非机动车道设置情况、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及各类交通通行需求等方面因素。广州交警指出 , 限行区域内工作日晚高峰拥堵指数 1.63, 较中心区非限行区域高 12.4%。限行区域内仅 20% 道路设置有非机动车道 , 其中仅 2% 道路建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 硬隔离 " 设施。此外 , 据居民出行抽样调查 , 限行范围内工作日晚高峰电动自行车出行分担率为 3.9%, 中心区非限行区域为 10.1%。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执行会长蓝世有此前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称 ," 广州的电动自行车每年销售超 100 万辆 , 目前社会保有量在 400 万辆左右 , 超过此前媒体披露的 300 万辆。"
对于限行范围内的存量电动车如何解决 ? 广州交警表示 , 政策优化调整后 , 将对限行范围内存量电动自行车采取过渡性管理措施。比如 , 可考虑设置过渡期 , 过渡期内 , 电动自行车可在 " 除主干道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严管路段以外的路段 " 临时通行 , 具体措施将另行公布。
焦点 2
登记上牌手续会不会很麻烦 ?
非限行区域将建不少于 100 个登记上牌点
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优化调整另一重要内容是对全市符合条件的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管理。《登记通告》指出 , 上道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 , 应当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 GB17761-2018 ) 》标准 ( 以下简称 " 新国标 " ) 、获得 CCC 认证 , 并经登记取得号牌和行驶证。同时 , 根据广东省非机动车牌证费的收费项目和标准 , 办理登记的电动自行车每辆收取牌证费 30 元 / 套。
记者随机采访 , 绝大多数市民对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制度表示支持 , 有市民希望上牌程序能省时更省心。8 月初 ,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2021-2022 年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服务项目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招标 , 中标人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据悉 ,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在全市非限行区域提供不少于 100 个符合电动自行车登记条件的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点 , 其中非限行区域各区的每个镇或者街道不少于 1 个登记上牌点 , 每个登记上牌点具备每天可完成不少于 50 辆电动自行车上牌的工作能力。届时 , 广州市户籍居民凭个人有效身份证 , 外地户籍居民凭个人有效身份证及居住证可通过线上小程序提交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车辆来历证明、合格证明或进口凭证 , 填写车辆信息进行预登记。之后 , 到线下服务网点交验电动自行车并安装号牌 , 缴纳牌证费 , 即完成登记。同时 , 可在 " 带牌销售 " 网点 , 直接购买已预登记并安装号牌的电动自行车。车主可选择邮寄或在线下服务网点自取的方式 , 获得车辆行驶证。
焦点 3
网约配送车辆如何加强管理 ?
将对网约配送车辆进行信息化登记
一直以来 , 网约配送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比较突出 , 也是治理电动自行车乱象的焦点所在。《通行公告》中提出 , 经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约通行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 , 可在限行区域内通行。广州交警表示政策优化调整后 , 将对网约配送车辆、驾驶人、号牌、所属企业等资料进行信息化登记。经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约通行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 , 可在限行区域内通行。预约通行具体措施须另行公布。
总体来看 , 新政对外卖小哥正常经营似乎影响不大。两名在奶茶店等待订单的外卖小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于即将到来的限行和上牌政策 , 二人显得非常淡定。" 我们这种算是网约车 , 都在公司登记过了 , 如果要上牌 , 也不会不方便 , 相信公司会有统一的处理。" 二人强调 , 每名骑手的个人信息和证件号均在平台登记 , 每日留有记录 , 相当于 " 上牌 " 的效果。但是他们也承认 , 部分骑手确实存在改装电动车的行为 , 目的是让电动车速度更快 , 接单更多。
" 我曾目睹过外卖小哥被一辆的士撞飞了 !" 网约车张师傅回忆起这件事 , 还是心有余悸。每天在马路上行驶 , 张师傅少不了和电动车 " 打交道 ":" 他们基本都会抢道行驶 , 不遵守交通规则 , 特别是送外卖的。" 但张师傅认为 , 外卖电动车的乱象并非仅是骑手的过错 , 平台苛刻的时间限制、客人的催单 , 都会促使骑手做出违规行为。对于即将推行的一系列电动车新政 , 张师傅非常支持 :" 这个必须要整治 , 电动车违规造成的悲剧太多了。"
■近日 , 广州交警严查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
治理
每月开展统一行动
严查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
记者了解到 , 广州交警持续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 严查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 , 每月定期部署开展的 " 红棉剑锋 " 全市统一行动 , 严查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今年以来 , 共开展统一行动 35 次 , 出动执法力量 3.5 万人次 , 共查处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 6.5 万宗。同时 , 近年来多次组织外卖企业召开约谈会议 , 提出管理要求 , 警醒企业重视安全管理 , 并通过曝光企业交通违法等形式 , 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督促企业加强骑手管理。
近日 , 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平台企业完善平台订单分派机制 , 优化配送路线 , 合理确定订单饱和度 ,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训 , 引导督促外卖送餐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此前 , 广州市政府明确外卖行业牵头管理部门 , 由市市场监管部门牵头会同市商务、市交通运输、市公安部门研究建立外卖行业管理机制。市公安部门将结合《指导意见》相关要求 , 配合市市场监管部门研究制定外卖行业管理机制和措施 , 切实加强外卖行业规范管理。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见习记者 邓善雯
■摄影 : 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孙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