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偶像。不仅是喜欢,而且是想成为 " 他那样的人 "。
" 追星族 " 一直以来都存在,喜欢明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追星,不顾一切地应援打榜、高额打赏,甚至翘课逃学 …… 就超出了未成年人正常追星的范围。
近年来司法机关办理的案件也向社会发出预警," 饭圈 " 乱象以及披着 " 饭圈 "" 粉丝群 " 外衣针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和犯罪日益凸显,畸形 " 饭圈 " 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新目标。
那么,不法分子是如何对未成年人粉丝进行诈骗的?学校、家长又该怎样引导孩子?
初中生追星不到一年刷卡两万
有人因进粉丝群被骗数千元
浙江湖州吴女士的女儿正在读初中,是个不折不扣的 " 追星族 "。吴女士称,"(女儿)追星花了不少冤枉钱,比如买周刊、周边、应援服、演唱会门票、打赏,我当时给了她一张信用卡,不到一年就刷了两万块。"
初中生狂热追星,甚至充当明星的 " 粉头 "(粉丝头目)已不少见,正在读初二的小丽告诉记者,她常常会被安排做数据、控评等。
小 丽:
我们的零花钱比较多,所以很乐意为偶像花钱,最讨厌的行为是(部分人)喜欢 " 爱豆 " 却不花钱,又享受着其他粉丝获取的资源。
正是因为未成年人容易被对偶像的热情冲昏头脑,一些犯罪分子也盯上这个群体。
今年 5 月,初中生小吴为获得某艺人的签名照动用了妈妈的手机。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浦派出所
治安警长朱小康:
这名未成年人在 QQ 群中加入了王某某的粉丝群,一个管理员声称可以买到王某某的签名照。未成年人非常感兴趣,就转账了 16.6 元想购买照片。
16.6 元本在小吴支付能力范围内,用自己的零花钱就能解决,但转账后却接到了管理员的 QQ 视频邀请。
刚一接通,对方就称因为小吴是未成年人,小吴的付款导致管理员账户被冻结,要求小吴用自己妈妈的微信进行所谓的 " 虚拟操作 ",帮忙解冻账户。
朱小康:
第一次嫌疑人只要求转账 1 元,并把这 1 元退回了,未成年人更加相信这个钱转过去是会退回来的。
第二次要求转 999 元,转过去之后钱被收下了,这时未成年人还没有意识到受骗。
嫌疑人又说," 你再转账 4999 元,我就能把之前和现在的钱一起退给你。"4999 元转出去之后,小吴就被拉黑了,这才发现自己被骗。
浙江杭州袁家浦村的初中生小张也因加入粉丝群,被群友骗走 3000 多元。
诈骗分子采用 " 免费领游戏皮肤 "" 实时看到偶像日常 "" 某明星粉丝群 " 等手段,利用孩子易轻信且害怕被家长责骂的心理,怂恿未成年人通过家长的手机转账,被害人多为 12 至 14 岁的初中女生。
朱小康:
其实未成年人使用 QQ 比较多,因为在 QQ 上搜关键字直接能搜索到相关 QQ 群,并且加入。
群里会发一些造成假象的图片,比如他会发某艺人的签名照,但这个照片有可能就是网上的截图,并非他本人所有。
在未成年人缺乏判断力的情况下,认为这个群里面的就是粉丝。其实大部分 QQ 账号都是嫌疑人自己掌握的,在里面 " 唱双簧 "。
初中女生为应援偶像沦为诈骗犯
建议:家长学校应及时干预过度追星
中国报告网《2020 年中国粉丝经济市场发展规模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显示,00 后追星群体占比接近 70%,而学生是粉丝的核心群体,占比过半。
未成年人更容易沉沦其中,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如应援集资、翘课、逃学,甚至犯罪。
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检察官黄冰洁讲到一起办理过的案件,充满惋惜之情。
黄冰洁:
因为受到 " 饭圈 " 的不良文化影响,一个 16 岁的女孩成为了一名诈骗犯。她虚构自己有门路搞到偶像生日会门票,骗取十几名粉丝共计 17 万元,一转身将这些钱全部花在了为偶像应援上,甚至导致其中 1 名被害少女自杀。
由于未成年人辨识能力弱,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粉丝风气的影响。
我们遇到很多孩子,他们将青春期萌动的情感、对未来的迷茫、对物质的渴望转化为对明星和 " 饭圈 " 的迷恋,甚至是迷信,从而误入歧途。
浙江省长兴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陈烨提示,对于 " 饭圈 " 不良风气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学校和家长要时刻提高警惕,及时进行干预。
陈烨:
对于过度产生偶像依赖的青少年要做好及时的心理干预,避免因为追逐明星(导致)对青少年个人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侵犯。
如果家长和学校发现青少年在追星过程中受到非法侵害,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净化 " 饭圈 "
理性追星
希望生在网络时代的我们
都能明辨是非谨防受骗
如若受骗一定要尽快报警
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央广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