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 28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 " 两优一先 " 表彰大会上,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党委被评为 "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其实,说到 " 大包干 " 发源地的小岗村,大家并不陌生。那么,小岗村党委是如何领导小岗人民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实现完美蝶变的呢?
" 一红 ":18 枚红手印启幕农村改革
春末夏初,凤阳县小岗村村民殷玉荣迎来了一段忙碌的时光,去年试点种植的 " 贝贝小南瓜 " 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订单接踵而至,让她忙碌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忙碌的身影、喜悦的笑脸、热闹的小岗村 …… 透过眼前的这一幕幕场景,历史的目光定格在 1978 年岁末的那个冬夜,18 位农民以 " 托孤 " 的方式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改写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
"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978 年的那个冬夜,凤阳县小岗村 18 户村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 " 秘密契约 " 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托孤求生、立誓为盟,实行农业 " 大包干 "。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那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举动,会给中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年的 " 大包干 " 红手印
" 大包干 " 之前,小岗村一直是 " 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 " 的 " 三靠村 ",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大包干 " 第一年,小岗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产量是过去 5 年的总和;油料产量是过去 20 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一年的约 22 元增长到 350 元。
小岗村的大包干,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 18 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使我国农业越过了长期粮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历史的抉择掀起了中国的巨变,18 枚红手印背后的 " 小岗 " 精神,也成为小岗人披荆斩棘、持续前行的动力。
" 二红 ":首颁确权登记 " 红本本 "
" 发展靠土地 "、" 土地是命根子 ",农业是小岗的根,在朴实的小岗人心里,始终保持着对土地的真挚感情。" 农业产业是基础,小岗始终坚持走做牢、做优、做好农业的路子,从未偏离。" 小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群之说。
据周群之介绍,近年来,小岗村通过 " 内部选 "" 外部引 "" 上级派 " 等方式选优配强村党委班子,建立了省指导、市主导、县乡统筹、村抓落实、第一书记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在党委的领导下,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 " 三权分置 " 的改革,给小岗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让小岗人从温饱线跨入了富裕门。2015 年 7 月 8 日,村民代表领取了全省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从 " 红手印 " 到 " 红证书 ",小岗村再次走到了全国前列。
○小岗村村民拿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 农民的想法很简单,一看收益,二看风险。"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土地确权给农民流转土地吃下了 " 定心丸 "," 经营权流转出去,承包权还在我们手上,既收取了流转费,又不用承担风险,同时还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干其他事。" 如今,小岗村已全面完成 2.132 万亩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和 1.36 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与安徽农垦集团合作建设 4300 亩高标准农田、投资 3000 万元完成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 9000 亩 …… 一系列的改革探索让小岗村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和 " 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 ",为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当然,立足农业,但并不止步于农业。对于未来的发展,小岗村也有着清晰的规划。
" 我们不仅与安徽农垦集团合作推行高标准农田,而且建设了小岗生态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与安徽科技学院共建小岗村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和示范基地。" 周群之告诉我们,近年来,小岗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编制出《小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在确保农户收益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积极探索新模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发展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高效农业。
在小岗村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内,盼盼食品、蒸谷米等一个个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线开足马力、昼夜不停 …… 按照 " 党建 + 产业 " 的发展模式,小岗村积极招商引资,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 三红 ":" 分红利 " 让小岗人喜笑颜开
我们知道,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所有人享受到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富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和一个个因地制宜、自由组建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又是小岗村党委交上的一份优异答卷。
2016 年 4 月份,小岗村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 13 个 " 三变改革 " 试点村,即 "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同年底,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成立。通过合作经营、品牌入股、招商引资等方式,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据了解,合作社连续 4 年分别为每位村民分红 350 元、520 元、580 元、600 元,成功实现由 " 人人持股 " 到 " 人人分红 "。" 过去总感觉跟村集体关系不大,管不着也不得益。现在成股东了,还真金白银分红,一下子就跟村集体亲近了。" 如今的小岗村村民,都盼着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在小岗村,与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殊途同归的,还有殷玉荣牵头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43 户村民将闲置的土地归拢," 土地流转给愿意种地的人,保底每年每亩 400 元,干得好的话会再有额外 20% 的分红。" 殷玉荣说,借着小岗村农田改造项目的实施,闲置土地流转到了想种田、愿种田的农民手中,小田变成大田,在种植规模和机械化种植上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让种植户的收入大幅增加,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村民殷传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 在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之前,我一家四口一年的生活开销全靠自家 10 亩地的收成,年成好的话,一年收入大概有四五千元。" 殷传发说,合作社成立之后,他从其他社员手中流转了五六十亩地,种稻养虾,平均每年收入十来万元。农闲时,他还在家附近的厂里兼职上班,额外又增加一笔收入,彻底告别了过去捉襟见肘的生活。
稻虾、稻渔、葡萄 …… 如今的小岗村,一个个因地制宜组建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在小岗村涌现,带领村民们走向共同致富。
" 四红 ":红色党建引领社会发展
" 大包干 " 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游人如织,小岗干部学院的学员在认真听课 …… 我们看到如今的小岗村,迎来 " 春天 " 的不仅仅是一二产业,旅游、培训等服务业同样成为小岗发展的助推器。2018 年,小岗村成立旅游投资公司,统筹开发旅游资源,秉持让游客慢下来、消费起来的理念,建设工坊街,开展研学游。旅游资源的健康开发,也带动了当地土特产品销售,带动了农家乐和民宿的增收,实实在在地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而在小岗村,还有一所特别的 " 美德银行 "," 这是由我们村党委倡导成立的。好人好事每次积 10 分,遵守村里红白喜事公约每次积 200 分。" 周群之介绍说,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就可以获得积分,兑换各种生活物品,反之将被扣发分红和其他福利待遇,使村风、民风、家风持续向善、向好、向美发展。现如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已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小岗村还连续多年举办乡村春晚,持续开展 " 好婆婆 "、" 好媳妇 "、" 美德少年 "、" 文明新风户 " 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小岗村的正能量,使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智能化的小岗村民服务中心
"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全国文明村镇 "、"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 全国生态文化村 "…… 翻开小岗村的历史,一项项沉甸甸的成绩和荣誉让人目不暇接。在小岗村党委的带领下,一代代小岗人 " 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 ",从 " 大包干 " 按下 " 红手印 ",到确权登记颁证的 " 红本本 ",再到 " 农村三变改革 " 的 " 分红利 "…… 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党建与农村改革发展相融共进的新路子。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王伟 程堂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