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 70 多年持续调整发展和 " 工业强市 " 战略的实施,兰州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张,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兰州新区获批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后,使兰州发展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展。
按照规划,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兰州工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落实,系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视察时 " 八个着力 " 重要指示精神,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 大数据 ) 四个千亿级和有色冶金、建材、烟草、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轻工及食品七个百亿级产业链延伸壮大工程。同时,兰州市将坚持推进产业高端发展,积极引导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向石油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有色冶金、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食品及轻工产业、公共安全等产业集聚。加快企业扩容升级,促进产业链延伸,让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此基础上,我市将围绕振兴 " 兰州制造 ",构建 " 四梁八柱 " 产业体系,组建市振兴制造业链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建立 " 总链长—总牵头部门—链长—牵头部门—责任部门 " 工作运行机制,围绕产业链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企业培育、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将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力争 3 至 5 年内,培育一批 " 链主 " 企业,引进一批 " 链主 " 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 1-2 个在西部地区特色明显,具有较强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的产业链,通过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实力,形成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推进全市工业向中高端发展。
为推动城市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针对我市工业发展地区分布不平衡、工业效益地区差异较大等问题,按照近郊四区不在布局新建工业项目的要求,近年来,我市依托兰州新区、经济区、高新区等战略平台,积极谋划实施工业企业 " 退二强三 "、" 出城入园 " 等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向园区和远郊县区集聚发展。其中,兰州新区依托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 7 大工业园区,打造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信息产业等 6 大核心产业链。高新区实施科技孵化一体化战略,依托雁滩园区、榆中园区、九州经济开发区、七里河园区、和平工业园 5 个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及现代服务业。经济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战略,依托机场北高新、安宁、西固、红古、皋兰 5 个园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促进轻工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循环经济集约发展。
在产业布局方面,石油化工产业主要布局在西固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合成材料、新材料研发及精细化工等领域取得一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炼油、化工、化肥、农药、农膜、有机化工基础原料、三大有机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塑料加工、化工机械和化学清洗等 23 个行业,能生产 25 大类,380 余种产品。有色冶金产业主要布局在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是我市工业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产品有电解铝、钢铁、铁合金、炭素、镍钴新材料等。建材工业主要布局在永登县、榆中县、红古区,是兰州市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主要包括水泥及水泥制品、玻璃、商品混凝土、新型建材等。装备制造业主要布局在兰州新区、安宁区、七里河区,是兰州工业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通用机械制造、电工电器、仪器仪表等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雄厚、具有较强实力的装备制造业工业体系,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全口径装备制造业的统计范围的 9 大类,即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铁路、航空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布局在兰州新区、城关区、榆中县,依托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藏)药为重点的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拥有 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1 个科技部 "863" 计划产业化基地、19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加工业主要布局在七里河区、城关区、安宁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延伸产业链,初步形成了涵盖烟草制品、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饮料制造等产业体系," 黄河 "、" 莫高 " 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还涌现出 " 兰州 " 系列卷烟、" 庄园 " 系列乳品、" 雪顿 " 酸奶、" 爱里 " 蛋糕、" 安旗 " 蛋糕、兰州百合、苦水玫瑰等一批地方特色食品。新材料产业主要布局在榆中县、兰州新区,通过新材料技术创新、产业群培育、重点企业扶持等措施,该产业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兰州重要产业链链主企业布局图
兰石集团:
石油钻采装备产业链、炼油化工装备、煤化工装备产业链
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
特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中药产业链
兰州电机:
电工电器装备产业链、风电、光能装备产业链
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
电解铜箔产业链
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中药产业链
兰州北科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链
兰州红安纸业有限公司:
废纸回收资源化利用产业链
兰州石化 :
绿色炼化产业链、特色丙烯产业链、特色芳烃产业链。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生物制品产业链
兰州兰生血液制品有限公司:
生物制品产业链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真空设备产业链
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兽用疫苗产业链
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东数西算产业链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炭素材料产业链
腾达西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铁合金产业链
中航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电作动和驱动装置产业链
中航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产业链
甘肃长风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产业链
兰州化物所:
表面润滑产业链
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
电池材料产业链
酒钢集团榆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钢铁产业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 昕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