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 1 月 21 日,合肥解放,千年古城终于回到人民怀抱。合肥的解放被誉为是 " 继北平和平解放后又一伟大胜利 "。而之所以取得这一伟大胜利,是和合肥地区成立的第一个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通力合作分不开的。
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
山雨欲来风满楼。1949 年 1 月 10 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按照既定战略部署,解放军沿平汉、津浦铁路大举南下,由谭启龙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担负起解放合肥的任务。而此时的合肥城,老百姓一系列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斗争,为合肥解放创造了条件。
说到合肥的解放,就不得不提中国民主同盟。1944 年改组后的中国民主同盟,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和光辉的斗争历史,而民盟也是合肥地区成立的第一个民主党派。
据党史资料记载,1946 年春,从合肥去上海、参加了民盟的李湘若,以安徽盟务联络员的身份秘密来到合肥发展民盟组织。经过努力,相继有郭崇毅、李春舫、吴伯敏等人入盟。随着盟员不断增多,1948 年底,中国民主同盟合肥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建立了起来。民盟合肥组织建立后,就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并配合中国共产党在合肥开展地下工作。
而其实早在 1947 年刘邓大军进入皖西后,合肥民盟地下盟员与中共皖西区党委就取得了秘密联系,民盟盟员郭祟毅被任命为六 ( 安 ) 合 ( 肥 ) 边区办事处主任、皖西军区三分区联络科长。遵照中共批示,民盟成员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在国民党军政人员中积极进行策反工作。在城内策划和领导爱国民主运动,在农村组织农民武装参加解放战争。与此同时,还在合肥城内、六合边区、庐江等地建立秘密联络站,为中共转送情报、购买物资;而且,民盟成员还在合肥城内设立秘密电台,向解放区通报信息。这些活动,对于我党开展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8 年 11 月,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合肥县长朱廷辽借病逃遁。国民党省府拟改派桂系上校军人韩轩接任。通过民盟合肥组织成员的积极活动,民盟成员龚兆庆出任国民党合肥县长。这之后,民盟合肥组织又商派多人至县府任职。后来事实表明,龚兆庆等人的任职,为合肥和平解放起了不小作用。
随着这年 12 月中旬我军取得淮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后,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部自蚌埠撤到合肥,又伙同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先后向安庆方向逃窜。不久,国民党刘汝明兵团在宿县地区被击溃,残部退驻合肥,大肆抓兵屯粮,企图在合肥作困兽斗。面对这一严重情况,民盟合肥组织经过反复商量,拟写了《保存实力,迎接解放》的方案,派人送往解放区。我皖西军区立即派人秘密来合肥城内参加民盟会议,研究布置迎接合肥解放工作。
合肥和平解放
关于合肥解放过程,党史是这样记载的:1949 年 1 月 19 日,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指挥部率第一、第四支队进驻合肥东乡梁园镇。随即,部队用电话命令国民党合肥县长," 在解放军到达合肥前,负责保护全城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不准任何破坏,听候我方接管。" 第二天,纵队部又命四支队一大队先向合肥进发,侦察合肥敌情。接到命令后,一大队于 21 日晨 3 时许抵达肥东磨店(今属合肥瑶海区),7 时许到达合肥东门外飞机场边沿。为了弄清敌情,大队派一侦察班前往侦察,正好和一伙从合肥城逃出来的敌人遭遇。一大队战士奋勇还击,但敌人支撑一会儿后就向南逃窜了。
之所以出现此情景,是因为当时的民盟成员、国民党合肥县县长龚兆庆等人已与我方有联系,他们均按照解放军的命令执行公务,保护仓库物资,等候移交。解放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决定立即进城。于是就有了那个载入史册的时刻—— 1949 年 1 月 21 日下午 3 时许,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一大队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从东门进入合肥城。从此,合肥这座千年古城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中。
○ 1949 年 1 月 21 日下午,合肥和平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从魏武门(今大东门)入城。
其实,合肥能够和平解放,除了民盟的 " 一臂之力 " 外,还得到了进步人士朱传礼的帮助。1948 年朱传礼被李宗仁委任为国民党安徽省政府顾问。
据史料记载,当时驻守合肥的是国民党刘汝明部队。朱传礼和刘汝明是故交,在刘汝明驻扎合肥期间,他一直伴随左右,并将打探到的情况通过中共地下工作者传递给当时的皖西军分区,一方面维持合肥地区稳定,一方面为中共提供消息。
这其中,朱传礼为合肥解放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就是,当时前线战事吃紧,刘汝明有意退守南京,但他打算在撤退之前将合肥火车站的火车头和铁路线破坏掉。朱传礼得知情况后,立即面见刘汝明劝说," 铁道线路不能炸,一方面影响民心,一旦炸了车站,说不定造成动乱,对于军队撤退不利,另一方面,国共双方交战胜负未分,说不定哪天就能打回来,现在把铁道线路毁了,以后重建就难了。" 就这样,朱传礼劝止了刘汝明破坏铁路交通的想法,同时联系共产党地下组织将部分火车线路破坏,防止刘汝明将火车头运走。留下的几个火车头,后来为解放军大军渡江运送兵员、武器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二件事就是,随着 1949 年初解放军南下日近,皖西军分区联系到朱传礼,希望他能设法让刘汝明部队早日撤离,争取和平解放合肥。此时刘汝明正担心合肥周边地区共产党的活动,因此让朱传礼进行调查。朱传礼就此心生一计,想出了一个 " 兵不厌诈 " 的计划。几天后,朱传礼写了一个假报告,说合肥东乡、北乡、西乡都有共产党的力量,其中西乡力量最强,有数千人之多。这份报告以县政府名义提交刘汝明,让刘汝明深感不安,唯恐自己陷入共产党军队的包围之中。于是他决定立即退出合肥,向南方转移。这才有了前文所说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的消极抵抗。
○《新华日报》关于合肥解放的报道
" 又一伟大胜利 "
解放军进城以后,军事首脑机关就驻扎在长江路小东门附近的洪家花园及旁边的中学里。合肥和平解放后的第二天,新华社就及时发布了新闻,并赞扬合肥和平解放是 " 继北平和平解放后又一伟大胜利 ",号召当时大江以南各城市以合肥和平解放为榜样。而合肥刚解放一周,就迎来了另外一件喜事。
1949 年 1 月 27 日,国民党杭州空军军官学校学员周梦龙和李延森分别驾驶 152 号 PL-P17 型教练机、157 号 PL-P17 型教练机起义,由杭州笕桥机场飞抵合肥三里街机场,受到合肥军民的热烈欢迎。
合肥解放后,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抓紧进行各项接管工作:1 月 22 日,合肥市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2 月 5 日正式成立合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为合肥市军事管制时期最高权力机构,统一领导全市军事行政管理事宜。
1949 年 4 月初,长江以北安徽地区全部解放。4 月 3 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安徽境内以长江为界分别设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南人民行政公署。4 月,中共皖北区委和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在合肥正式成立。中央任命宋日昌任皖北行署主任,郑抱真、李云鹤任副主任。郑抱真负责皖北行署的常务工作。
皖北行署成立后,出色地完成了支援解放大军渡江作战、民主政权建设、剿匪反霸和生产救灾、兴修水利等重大任务,特别是着力开展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改善了人民生活。
○胜利广场上纪念合肥解放的雕塑
李威伟 鲍雷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程堂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