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信用越好,级别越高;信用越差,级别越低,越 " 被关注 "。8 月 11 日,深晚记者从最新一期政府公报了解到,市市场监管局于日前发布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规定,对企业信用进行分类管理。
据了解,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坚持科学分类与监管需求相结合、大数据分析与科学校验相结合、普遍规律与风险特征相结合的原则。市场监管部门依托深圳市商事信用与事中事后智慧监管系统(双随机和联合奖惩系统),建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模块,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自动识别、自动分类,动态调整更新以及分类结果共享应用等功能。
企业信用风险指标体系由经营与变更情况、登记与许可信息、处罚与负面名单、案件与投诉举报、评价与表彰记录等 5 个维度组成。各维度的具体指标项和权重实行动态管理,由市市场监管局对信用风险进行全方位评估,并根据应用结果进行校验、优化和调整。
企业信用风险等级由系统依据信用风险数据库归集的信用信息数据情况,按照信用风险指标体系,运用模型算法自动计算综合得分,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等级的自动分类和动态更新。
深晚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根据信用风险指标体系 5 个维度的综合得分,企业风险等级分为 5 个级别。其中,A+级,综合得分最高,表现为经营状况稳定,存续合规等风险发生概率低;A 级、B 级、C 级、D 级则相应降低。企业被 " 吊销 "、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被除名、被责令关闭的,则直接判定为 E 级企业。
此外,文件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将 " 双随机、一公开 " 监管、专项整治等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提升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比如对于信用风险等级为 A+、A 级的企业,可逐级降低 " 双随机、一公开 " 抽查比例和频次,被抽中的,可以采取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非现场检查措施。除 " 双随机、一公开 " 抽查、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专项整治、案件线索转办交办外,一般不主动实施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结果仅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内部配置监管资源、实施差异化监管的依据,不向社会公开,确保了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