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6 年 6 月,原新四军二师六旅副旅长、开国少将吴世安的夫人谢文,把丈夫生前最喜爱的三支美式卡宾枪捐赠给了正在扩建中的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这三支美式卡宾枪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成长为红军战将
据谢文老人在捐赠时介绍,这三支美式卡宾枪虽然是吴世安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缴获的,但其实吴世安的革命生涯早在 16 岁时就开始了。
1911 年 11 月,吴世安出生于今天河南新县箭厂河乡箭厂河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跟随父母放牛、拾粪、砍柴、下田耕种。1927 年,他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据史料记载,在攻打黄安城的战斗中,吴世安参加了攻城敢死队,首先跃上城墙攻下城门,为起义军占领黄安城立下首功。
○吴世安将军
随后,这支起义军组建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并逐步发展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创建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红军的连连胜利和不断壮大,自然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于是蒋介石调集了 10 万余兵力 " 围剿 " 鄂豫皖苏区。在鄂豫皖苏区一、二、三次反 " 围剿 " 斗争中,吴世安英勇战斗,表现突出,从战士升任连长。特别是在突袭新洲城的战斗中,时任排长的吴世安带全排首先攻入北门,后继部队立即跟进,最终全歼敌人一个旅,震惊了国民党武汉行营。1932 年秋,红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 " 围剿 " 斗争中失利,被迫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西迁入川陕。此时吴世安担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三十四团二营营长。在漫川关战斗中,许世友命令二营作为前卫,与敌四十四师先头部队遭遇,一场恶战后将敌击溃。随后,二营又由前卫变成后卫,狙击敌人,保护后续部队胜利通过。吴世安率部整整阻击三天两夜,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1933 年 1 月,红四方面军抵达川北,开始创建川陕根据地。这期间,吴世安再次因战绩突出,升任红二十七师八十团团长。这年 11 月,四川各路军阀纠集 110 个团 20 万兵力分六路向川陕根据地 " 进剿 ",吴世安率全团参战,先后击溃敌军三个旅加四个团,最终在 1934 年 8 月打响的总反攻中,使得敌全线溃退。1935 年 9 月,已担任红三十三军九十八师师长的吴世安,率部参加了绥崇丹懋等战役。在百丈决战中,吴世安率部坚守大炮山阵地,阻止了敌人一个师的进攻,保障主力部队顺利撤出战斗。
战斗在淮南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 1941 年 5 月,吴世安从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五旅副旅长的职位上,调任淮南新四军二师四旅副旅长。我们知道,淮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指挥中枢,且对敌巢南京威胁甚大。因此,日伪军在淮南根据地周边设立据点 120 多个,兵力 3 万余人,与淮南新四军对峙的国民党顽军也有 2 万余人。
自淮南抗日根据地建立以来,日伪顽的扫荡进攻就接连不断。吴世安刚到任就遇上日伪军 5000 余人分五路对淮南路东根据地 " 扫荡 ",他立即指挥部队进行抗击:十二团在天长与日伪军 800 余人激战,毙伤日军 200 余人、伪军 300 余人,迫使敌退回原防;十团在盱眙抗击日伪军 900 余人,激战最后发起白刃战,毙伤日军 100 余人:十一团在来安县小砂山向企图袭击张山集来安县委的日军独立第五十六大队和进攻屯仓的日伪军发起攻击,毙伤日伪军 300 余人 …… 在吴世安的指挥及路东根据地广大军民连续打击下,四旅官兵粉碎了敌人的多次 " 扫荡 "。而在此期间,国民党桂顽趁新四军主力在路东对日伪军作战之机,出动 1 个师和 1 个游击纵队向路西根据地大举进攻,其中桂顽的 1 个营和定远常备大队 1000 余人,占领了路西中心区大桥集。吴世安立即协助旅长政委指挥部队主攻大桥集,歼灭入侵顽军 800 余人,沉重打击了桂顽的嚣张气焰,稳定了形势,极大地增强了抗日军民坚持斗争的信心。因为这一战,四旅十一团还被授予 " 铁锤子团 " 荣誉称号。1942 年以后,当时的路西根据地所辖的合肥、滁县、全椒、定远、巢县等地区,北面有日伪军重兵压境,西面有国民党顽军、保安团队 2 万余人,环境十分险恶。日伪顽军可谓是 "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轮流甚至同时向路西 " 扫荡 " 进攻。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多次指示:路西得失,影响我华中全局甚大,必须以最大决心守住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因此,吴世安等旅领导带领部队主要担负保卫路西根据地和防御敌人的任务。据不完全统计,1942 年至 1944 年 11 月,吴世安参与组织指挥部队在路西与日伪军作战 11 次,歼敌 600 余人;与国民党顽军作战 9 次,毙伤俘敌 5400 余人,筑牢了华中根据地的西大门。与此同时,为了打破日伪顽军的经济封锁,吴世安还领导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从 1942 年起在滁县皇甫山区开垦土地几百亩,办厂制造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这大大改善了部队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
三支美式卡宾枪的来历
○吴世安缴获的三支美式卡宾枪
1945 年 10 月,吴世安调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十三旅旅长。此时蒋介石为发动内战,清除阻挡其从西南向全国各地投送兵力的障碍,调集了 25 个师和 9 个游击纵队 30 余万兵力,构筑碉堡 6000 余座,将中原军区部队重重围困在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带,企图一举歼灭我中原军区部队。
1946 年 6 月,根据战略部署,吴世安率十三旅护卫李先念、郑位三等首长和军区首脑机关从右路突围。经过几场恶战,当吴世安率部在 7 月 17 日进抵郧县北部南化塘玉皇顶附近时,即被号称 " 天下第一军 " 的胡宗南部一个旅挡住了去路,而身后敌军两个整编师正在逼近。李先念走到吴世安面前说道,这一仗是关系到我们生死存亡的较量,我们要以一当十,坚决与敌人战斗到底。这是中原突围最危急、最壮烈,具有决定性的一场战斗。吴世安立即亲率 1 个团冲了上去,在敌军炽热的火网面前勇猛冲杀。据史料记载,教导员薛国斌腹部受伤肠子流出来了,他一手捂着伤口,一手提枪带领全营死战向前;排长徐家润身负重伤后抱着敌人跳下山崖 …… 吴世安指挥全旅顽强搏斗,竭力鏖战,最终摧垮了敌军防线突出重围,取得了中原突围的决定性胜利。就在这次与 " 天下第一军 " 战斗中,吴世安缴获了第一支半自动美式卡宾枪。1949 年 2 月,为扫清解放大军渡江作战的障碍,时任江汉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的吴世安,率部参加了荆门战役。2 月 4 日上午荆门战役总攻开始,国民党守军第七十九军军长方靖下令部队突围。为了摆脱覆灭的命运,敌军整营整团地向我独立二旅阵地发起集团冲锋。在吴世安指挥下,战士们机智顽强地将敌人打回了城内。战至下午 5 时,城东被我军突破。方靖见大势已去,急忙换上士兵服装,带卫队乘车向当阳方向逃窜。吴世安命令部队将其拦截,把方靖从吉普车上拖了出来,并从方靖随从副官手上缴获了一支长弹匣全自动卡宾枪。最重要的是,荆门战役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被收录入《中国大百科全书 · 军事卷》等权威辞书。1949 年,国民党当局在败退台湾前不甘心失败,作出 " 应变 " 部署,在大陆各区域组建和潜藏各类反动武装和特务 260 余万人。解放军先后投入 140 多个师参加 " 剿匪 " 战斗,至 1951 年初大部分反动武装和特务被剿灭。台湾国民党当局见状,又要求残存的反动武装和特务转入地下,以各种职业为掩护进行破坏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吴世安被任命为湖北省公安总队司令员,组建公安部队继续肃清匪特,根绝隐患。他根据残留匪特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特点,以公安人员为骨干成立各级清匪除特治安委员会,组建清匪武工队和飞行小组,坚决歼灭公开活动的残匪潜特,重点破获匪特地下军。当时,台湾国民党当局为了给大陆残存匪特撑腰打气,经常向鄂西北山区空投特务和物资。一次在恩施指挥围歼台湾空降特务战斗中,吴世安缴获了第三支美式弯把特种兵用卡宾枪。据史料记载,至 1953 年 6 月,吴世安率部共歼灭国民党潜散匪特 1 万余人。1955 年,吴世安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 年 8 月 4 日,在武汉病逝,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
黄宁江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程堂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