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8 月 12 日,南京秦淮区瑞金路街道标营 4 号的 26、27、28、29、30 幢居民楼从过渡期转入常态化防控。结束 7 天过渡期的居民们,可以出门上班、自由活动,回归正常的生活了。不少居民下楼遛狗、出门买菜,还开心地与工作人员合影,感谢他们在封闭期间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解封不解防,居民们表示:" 防控不能松懈,还要继续加油!"
散步、遛狗、买菜 …… 居民开心的同时,仍做好防护措施
出门买菜、背包上班、下楼遛狗、街角遛弯 ……8 月 12 日清晨 7 点,在南京市秦淮区瑞金路街道标营 4 号封闭区域外,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将隔离栏杆拆除。宅在小区近 20 天的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自由地活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7 月 25 日,秦淮区接到关于该区一居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通报。26 日上午,标营 4 号 26、27、28、29、30 幢居民楼被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并实施封闭管理。8 月 5 日,这几栋楼解除了封闭管理,转入 7 天过渡期。居民们虽然可以适当地下楼活动,但还不可以离开封闭区域。
8 月 12 日,7 天过渡期结束了,大家终于回归正常的生活。记者在小区里看见,一名穿着蓝色裙子的阿姨正伴着音乐,开心地跳舞。她告诉记者,居家隔离期间,她每天在家里的客厅跳舞,多少有点不畅快。如今解封了,连音乐都听着喜庆了不少。" 今天很开心,跳舞庆祝一下。不过,解封不等于解防,出门防护措施还需要做好。"
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拍照,居民:" 我终于知道帮助我的人长什么样了。"
小区楼下,不少居民们还拉着社区网格员、医护工作者等人员合影。居民马奶奶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居家隔离,有什么问题、需求就打电话、发信息给工作人员,他们总能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 按照习俗,老南京人在立秋那天都要买个西瓜来‘啃秋’。原本以为今年啃不着,没想到社区工作人员给每一户送了一个大西瓜,甜到我们心里去了。"
马奶奶说,除了西瓜,前几天社区还挨家挨户送来了农副产品礼盒,工作特别细致周到。" 这段时间麻烦他们了,不管白天黑夜,他们一直在线。之前因为隔着门和面罩,我们都看不清他们长什么样子。现在好了,我终于能面对面地跟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标营社区党委书记黄爱华介绍,标营 4 号小区封闭管理的 5 栋楼共有 518 户,1100 余人。为了做好居家服务,每一栋楼都有一个负责人,每个单元还有一个单元长。黄爱华说,封闭管理这么多天以来,居民们宅在家里很不容易。作为工作人员,社区能做的就是尽量帮他们解决困难,满足需求。" 虽然直到今天才能见面,但我感觉,我们已经是并肩作战很久的‘战友’了。"
一名准爸爸的感谢短信,让医疗组工作人员感动
在黄爱华看来,最辛苦的还是 24 小时待命的医疗组工作人员。黄爱华说,有一天晚上 9 点多,一名 96 岁的老奶奶突然说自己胸口痛,血压飙升到 198。但是因为她晕车严重,只能在家观察。医疗救治组组长、秦淮区卫健委二级调研员丁杰当即联系了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派医生上门问诊。次日凌晨 1 点,南京市红十字医院老年科主任杨连生身穿防护服,带着检查仪器上门,给老人做检查。杨连生在排除老人心脏问题后,发现老人由于腹部疝气牵拉,引起心脏附近疼痛。杨连生治疗完成后,交代家属注意事项,做完这一切,已是凌晨 2 点多。
"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都知道安排一次产检是多么不容易,再次感谢所有防疫人员为我们作出的努力和付出 ……" 这是家住标营 26 栋的一名准爸爸发来的感谢短信。
原来,由于封闭管理,怀孕 36 周的李晶伟不能去医院按时复检。7 月 26 日,她感觉有些不舒服,就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黄爱华得知消息后,和医疗组的工作人员一起联系了红十字医院的妇产科主任,远程线上诊疗。考虑到李晶伟有羊水少的问题,27 日,经多方协调,她被送到医院做一系列检查,确保一切正常后,再把她送回家。
丁杰告诉记者,从医院回来后,医疗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回访,确保李晶伟一切正常。" 她老公很感谢我们,还给我们发来了短信息。我们看了之后,是既欣慰,又感动。"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江楠 杜雪迎 / 文 吉星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