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12
深晚报道 | “深圳城市公益精神”研讨会讲述五个年代眼中的公益深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主办,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承办 " 深圳城市公益精神 " 研讨会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举行。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白凌、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创会名誉会长李罗力、清华大学教授王名等近 50 位嘉宾以 " 线下 + 线上 " 形式出席此次沙龙。

本期沙龙活动围绕着《知行者说:深圳公益人访谈录》的新书发布展开,对深圳市 18 位公益领域的开拓者和从业者进行访谈,18 位访谈对象的出生年代跨度从上世纪 40 年代到 80 年代,来深时间大都超过 15 年,从他们的生命故事中,展现深圳社会组织几十年来的发展,反映社会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深圳四十年来的变迁。

▲深圳城市公益精神学术沙龙活动现场

在这本书中,18 位访谈对象都是有着 10 年从事与社会组织相关的工作经验,他们勾勒出深圳这座城市独有的特点,可以看到深圳社会组织的诸多先行示范,这里有全国第一个社会组织托管生态公园;有全国第一个尝试民间评价政府的基金会;有率先在深圳参与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的机构;有全球首家由中美慈善家创建的国际性公益学院,有率先尝试差额选举的行业协会、社区基金会和特殊儿童家长组织。

活动现场,新书主笔人徐宇珊从 " 人 "" 组织 "" 城市 "" 时代 " 几个角度,与在场嘉宾分享了访谈中的主要发现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涂世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