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 月 13 日,2021 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来自全省 26 个代表队 155 名选手通过视频评审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比拼,为公众呈现了一场云端科普知识盛宴。
经过两天的角逐,来自省气象局代表队的康妮等 5 名选手获一等奖。大赛同时评出二等奖 10 名、三等奖 15 名,最佳形象、最佳口才和最具人气专项奖各 1 名,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等若干名。
省气象局代表队康妮科普台风知识
4 分钟将科学讲得通俗有趣
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是省内目前范围最大、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的科普讲解比赛。本届主题为 " 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 ",由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协共同主办,旨在培养科普人才队伍,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大赛落实疫情防控要求,采用视频评审线上直播形式开展。12 日,半决赛分高新技术企业组、高校科研院所组、中小学生组和综合组共 4 个组别,选手按抽签顺序在云端进行限时 4 分钟的讲解视频展示。专家评委组在线下通过集中观看选手视频,从选题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群众性,表达手段运用形式的通俗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以及整体讲解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后选出 30 名优秀选手晋级总决赛。
广州代表队郝湘讲解中国治沙 " 黑科技 "
震惊海内外的 " 中国神臂 " 是怎样研发的?中国沙漠治理有哪些新技术?小胶质细胞如何 " 吞噬 " 我们的记忆?为什么说微塑料是危害地球环境的 " 隐形杀手 "?该如何保护环境,把 " 天堂 " 还给小鸟 …… 选手们的选题包罗万象,从大国重器到航天科技,从环境保护到健康医学,从前沿科学到生活奥秘,短短 4 分钟,便把科学讲述得通俗易懂。
" 科普除了要保证科学知识传播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吸引力和时代感。" 大赛评委、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曹静表示," 科学只有传播出去,才具有更大的力量。"
总决赛评委专家和公证人员
中小学生参与科普讲解
中小学生参赛是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不同于其他省市科普讲解比赛的一大特色。今年全省各地中小学校共选拔 53 名中小学生参赛,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只有 9 岁。选手年纪虽小,讲解选题却不 " 小 ",如天问一号、火星车、中国高铁、北斗卫星、大数据云计算等,许多高精尖科技成了中小学生组的讲题。
范围广是另一特点。全省共有 26 个代表队 155 名选手参赛,较去年大幅增长。其中,广东省林业局、广州海关、黄埔海关,以及佛山、湛江、茂名等地级市首次组队参赛。来自中科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高校、医院等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工作者也积极加入科普行列。
韶关代表队姜永斌讲解水稻种植新技术
同时,展示创新成果。选手们围绕大赛主题,选取国之重器、航天科技、健康医学、环境保护、疫情防控等社会热点话题,运用影像、音乐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以及实验道具,讲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成就,展示广东科技最新成果,分享科技造福人类改变生活的鲜活故事,激发公众对科技发展的自豪感。
大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省科学院、省气象局等省直单位和广州、深圳、韶关、惠州等地科技主管部门组织预赛,选拔优秀讲解人才。今年决赛全程通过线上进行展示,应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传播,并在网上举行 " 最具人气奖 " 投票活动。截至 8 月 13 日,共有超过 150 万网民参与。其中大赛网站访问量超过 86 万,投票人次超过 65 万,两天全网直播观看人数超过 75 万。
文字: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吴晶平
图片、视频:记者李小萌 通讯员 赵颖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